盧誌逝世,排場自然不可能低。
生前時,邵勳甚至詢問過他要不要朝廷追贈什麼,結果老盧居然不想保全自己一世晉臣的名聲,明確拒絕了。
如此,看樣子隻能等禪代後新朝追贈了。
前禦史大夫、現太常卿(從三品)崔遇帶著龐大的隊伍,親往鄴城主持喪禮。
邵勳次子獾郎一同跟隨而去。
安排這些事後,邵勳來到父母所住的殿室。
多年前他寫檄文嘲笑石勒棄母千裡,不奉晨昏,其實他也做不到,就連不出征的時候都做不到每天見麵。
今日聽聞盧誌之事,有所感懷,於是來到了此處。
其實,爺娘年歲很大了,皆已年近七旬,這在古人中算是高壽——當然,和劉淵曾經的老師崔遊還是沒法比,他九十三歲那年還被劉淵邀請做官,拒絕後沒多久就死在了家中(應該是正常死亡)。
去年大疫,邵勳讓爺娘單獨住在一個小殿室內,除了他經常去看看之外,幾乎不與外人接觸。疫情消散後,邵勳讓他倆也彆再種菜了,歇息歇息好了。
到了今年,他倆確實不種菜了,但還拾掇了點瓜果,每每照看,算是一種寄托。
父親現在愈發沉默寡言,母親的話則多了很多。
“小蟲,侯老三那人你怎麼也招進宮來了?”母親劉氏絮絮叨叨:“那個人不行,以前欠錢不還,被人瞧不起。”
“都是鄉人,還識字,在外朝當個雜役小吏。阿娘若不喜歡,兒將其斥退便是。”邵勳對這些人是真的不太熟悉,很多聽到名字時有點印象,但沒怎麼接觸過。
“斥退就……”母親到底還是善良,到最後歎了口氣,道:“外朝就算了,彆來後宮即可。”
“侯老三的兒子入宮當宦者了。”沉默寡言的邵父突然說道。
邵勳有些驚訝。
其實,這兩年還真有不少主動入宮當太監的,攔都攔不住。
有人是生了兒子後入宮,有人等不及,直接過繼了一個,基本都是東海人。
邵勳一度覺得,這些人不會弄成和唐朝那樣的太監世家吧?
世代當太監,謂之宦官世家。
不同品級的太監可收多少義子都有規定,製度相當規範。
爹在宮中當太監,兒子娶妻留下後代後,接著入宮頂替,主打一個肥水不流外人田。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娶妻生完孩子後,胯下那一刀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比在家餓肚子強。另外還能撈錢,好像也不錯,看你如何選擇了。
“宮中說是來了很多東海人,可都不認識。”劉氏又道。
“阿娘若想見見鄉鄰,兒可行文東海國,遣其派官查訪,接來平陽。”邵勳說道。
“彆作孽了。”邵父擺了擺手,道:“人家過得好好的,一把年紀了,千裡搬運,有幾個人經得住折騰。”
“阿爺說得是。”邵勳笑道:“兒考慮不周。”
“你不是考慮不周,你是當武夫久了,人命在你眼裡就不是個事。”邵父歎道:“其實當年我上戰場廝殺,時日久了也這般。”
“還廝殺呢?”劉氏撇了撇嘴,道:“甲都丟了,狼狽奔竄回來。”
“這事就過不去了是吧?”邵父不滿道。
邵勳暗笑。
“小蟲,你吃過飯沒?”劉氏突然問道。
“一會去溫明殿用飯。”邵勳說道。
“可惜今年沒種春韭,你少時可喜歡吃了。”聽到兒子不在這用飯,劉氏有些失落。
“阿娘享福便是,何必勞心勞力?”邵勳說道:“待我閒下來,種點春韭給阿娘吃。”
“你有大事要做……”劉氏歎道:“阿娘也就歎息,可能陪不了你幾年了。”
說罷,神色有些哀傷。
生老病死,無人可免。
“阿娘身體康健,何出此言?”邵勳沉默了一會,道:“打完鮮卑和匈奴,我便留在宮中,不跑了。”
“一定要親自打麼?”劉氏忍不住問了一句:“你父年輕時出征,餐風露宿,臨老一身病。你現在正值壯年,感覺不到——”
“沒那麼玄乎。”邵父插言道:“餐風露宿說的是小將。我年輕那會出征,大將、都督還有坐著板輿出征的呢。將士在前方廝殺,都督住在後麵城裡,還有閒心欣賞歌舞。”
邵勳含笑點頭,老爹不愧是丟盔棄甲成功跑路的兵油子,懂行。
剛起家那會,親領一軍,確實艱苦。很多時候親冒矢石,更是危險無比。
現在都是各路大將領兵在前,他大部分時候其實是在行軍,也沒有人規定他必須哪天、哪個時辰趕到哪裡,違令者斬之類。
他的自由度很大,生活其實算是規律的,和以前不一樣了。
再者,他現在經得起失敗,沒以前中夜起身、籌謀破敵之策時那麼煎熬。
當然,和躺在家裡肯定不好比。
“哪個將軍這麼離譜?”劉氏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