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照料獾郎。”邵勳又把兒子遞回盧氏手中,道:“等我回來。”
盧氏嗯了一聲,小心翼翼地接過兒子。
邵勳又走到父母麵前,道:“聽聞阿爺又拿起弓刀練了起來?”
邵父歎了口氣,道:“丟下多少年的手藝了,一時間撿不起來。當年和吳人打仗的時候,便是睡覺也抱著弓梢,現在不行了,開一會弓就氣力不濟。”
邵勳笑了,道:“若連阿爺都要捉弓上陣,我離敗亡也不遠了。”
邵母在旁邊啐了一聲,道:“出征在即,說什麼敗不敗的?”
兒子什麼都好,就對這些忌諱一點不在乎。都要上陣打仗了,也不說點吉利的話。
“阿娘說得對。”邵勳乖乖點頭應是。
連父親都不敢和母親對線,他還是算了吧,絕對說得你頭昏腦漲受不了。
更何況,後宅的安寧還得靠母親。
彆看她沒接受過什麼教育,但有些人的情商是天生的,有母親在,自己那點見不得光的小愛好才能玩下去。
與家人一一告彆之後,他便下令大軍出發了。
他沒有跟隨部隊一起走,而是避開眾人視線後,偷偷去了一趟廣成宮,與羊獻容告彆。
一路之上,他咬牙切齒地想著,改日就把羊皇後接回家,光明正大的抱著過夜,但他知道,這隻是口嗨罷了,時機還不成熟。
就這樣一路走遍之後,他又帶著已經擴充到227人的親兵隊伍,連夜追趕大部隊而去。
西邊的太陽剛剛落下,深山中的某處穀地仿佛活了一樣,立刻有了動靜。
府兵部曲倒了大黴,他們既要伺候自家老爺,還要搭把手照顧義從軍的那千把人。
尤其是那三百騎兵,算是陳侯手下唯一一支正兒八經的騎兵部隊,偏偏和那些人還言語不通,十分麻煩——這些騎兵多為匈奴、烏桓、鮮卑俘虜。
陳有根就著天邊最後一絲光線,默默看著地圖。
他認字不多,看著十分吃力,因此不得不讓隨軍文吏給他講解。
文吏手中拿著幾張絲絹,絹上寫了一大堆蠅頭小字,他眯著眼睛,看一段解釋一段。
“昔年董卓擅朝,義軍四起,孫堅由南陽進兵魯陽,敗卓軍於陽人。”文吏說道:“督軍,陽人是一個聚落,今已廢棄,咱們路上經過的,在梁縣西。”
“哦。”陳有根點了點頭:“離這有百餘裡了。”
“正是。”文吏說道:“自此穀向南五十裡,可至三鴉道第二鴉魯陽關。”
說罷,他又仔細解釋了下這條路的由來。
三鴉道本名“三埡道”,以道路行經三座山埡得名。
從南向北,魯陽關所在的位置是第二埡。
而在民間,又有烏鴉引路令劉秀逃命的故事,以諧音故,此路又稱“三鴉道”——三鴉道的得名,還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孝文帝親征馬圈,得烏鴉引路的說法,今從前者。
“魯陽關由樓將軍率部鎮守,關南便是雉縣地界了。”文吏又道。
簡單來說,魯陽關在魯陽、雉縣交界處,關北是魯陽縣境,關南為雉縣,因關城在山嶺北半部分,故此關屬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