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慕玄,你可是有何感悟?”
此時,見李慕玄睜開眼睛,修靜老道好奇詢問。
畢竟以對方的性命,受籙就該像吃飯喝水那樣簡單,可現在卻花了這麼長時間,必定是用來參悟道理。
至於參悟成功還是失敗。
那無所謂,重點在於給對方一個台階,向眾人解釋緣由。
當然,要是參悟成功更好。
上清仙名永流傳。
“確有感悟。”
聞言,回過神的李慕玄點了點頭。
“悟到了什麼?”
見狀,修靜老道眸綻精光的看向李慕玄,眼中滿是好奇。
不僅是他,周圍上清派其他長老目光也彙聚而來,不耐煩歸不耐煩,但他們也想知道李慕玄究竟悟出了什麼。
畢竟授籙儀式傳承了千百年。
不乏有驚才絕豔之輩。
其中最為天才的,當屬盛唐時期的詩仙——青蓮居士。
隻用了短短幾個瞬息就受籙成功,一張‘斬妖符’直接斬斷鐵柱,並於符籙中參悟劍道,但可惜過多插手世俗之事,沾染因果太多,最後因病辭世。
“莫非真被他做到了?”
與此同時,張之維目光灼灼的盯著場上的李慕玄。
以炁畫符這件事他也思索過。
其中最艱難的。
就是如何以自身一點靈光通天徹地。
他知道,隻要踏實修行,性命到達一定境界,遲早就能與天相通,但這個境界絕對不是現在的他所能企及。
除非用什麼取巧的法子。
比如像師父闡述的那樣以五行之炁,來合天地造化,駕馭天雷。
這也算通天。
隻是達不到羽化飛升的層次。
思索間。
一道清朗的聲音響起。
“回稟前輩,晚輩所悟者.”
眾人目光看去。
隻見李慕玄麵色淡然,抬手指天,緩緩吐字道:“乃通天之道。”
此話一出。
授籙院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怔怔的看向李慕玄,臉上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什麼玩意?
通天?
天有那麼好通嘛你就通。
癩蛤蟆打哈欠,這口氣未免太大了,自古以來成仙者不少,言及通天者亦有許多,但那些都是傳說中的人物。
你現在隻是受籙而已,就能通天,這話說出來誰信?
況且,你說通天就通天啊?
也沒見你飛升啊!
如此想著。
人群中傳來一道嗤笑聲。
“大言不慚,你莫不是走火入魔,想成仙想瘋了?還是怕有損名聲,所以在這故弄玄虛,糊弄我們大家?”
“今日貧道就把話撂這了,你要是能通天,我把供桌吃下去!”
眾人轉頭看去。
隻見清德站在觀禮席位的最前方,滿臉冷笑之色。
但對於他的話,眾人並未駁斥。
甚至還有不少認同者。
畢竟話糙理不糙。
在排除真的通天這個可能後,剩下的無非就兩個結果。
其中以走火入魔概率最大。
這件事甚至還有先例,雖然不是在授籙儀式上,而是有位前輩修道走入歧途,誤以為名登天庭,統禦眾神,但保不齊李慕玄就是這種狀況。
而此時,李慕玄瞥了眼清德老道,目光平靜如水。
“走火入魔?”
“確實,差一點就陷進去了。”
李慕玄心忖一聲。
他剛才嘗試用元神來合天道,整個人處於清淨虛無的狀態。
一開始還好,但隨著天人感應加深。
一切都失去意義。
當事物不再變化,時間便停止,當四方上下沒有邊界,空間便不複存在,隻剩下個人意誌直麵整個天道。
非要形容的話,就像在內景空間中詢問一切的終極答案。
最後要不是李慕玄及時清醒過來。
可能真就走火入魔,或者說元神道化,迷失在浩瀚無窮的天道中。
當然,好處也是有的,在這種狀態下他找到了通天之路,或者說印證了曾經的想法,人之一身唯有神可通天。
但卻有個前提條件。
就是意誌不滅。
不論是陽神法,還是存神法,以及世間一切修習性命的手段。
人道的極致就是在感悟天道的同時,個人意誌不會被那終極答案和終極真相給消磨,形體的存在就是錨定點。
這也是為何陽神法修到最後。
要用神來煉化形體,為的就是讓神包含形,而不是單獨的神。
形神俱妙。
方能在合道時保存本真。
思索間。
李慕玄緩緩起身,沒有理會清德的質疑,麵朝眾人拱手作揖道:“諸位抱歉,因貧道一人,耽誤這麼長時間。”
話音落下。
眾人心中鬱結之氣頓時消散大半。
畢竟對修行者來說,等半天不算什麼,重要的是給出一個態度。
你是仙苗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