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土地征收(2 / 2)

於是張玉嬌放心做起生意來這段時間兩人不是雇傭關係而是相互幫扶誰有空誰就去接一下孩子。

樓小喬先看見張玉嬌她車上的東西七七八八都賣掉了艱難的踩著三輪車路上實在是太熱就算她這車上做了個遮陰的棚子頂著大中午的太陽回去還是把她熱的夠嗆於是樓小喬在路邊買了瓶冰水騎車經過張玉嬌的時候遞了一瓶水給她。

張玉嬌正在擦汗呢突然覺得臉頰上一涼。

“哎喲嚇死我。”張玉嬌撫了撫心口接過來那一瓶水咕嚕嚕的喝下大半瓶:“真涼快這天氣也是奇了怪了多久沒下雨了天氣也越來越熱。”

這個天氣生意也不好做人都餓的沒了胃口地裡的菜都快□□死了。

她家菜地那邊

還沒接水龍頭,之前種的那麼多菜怕旱死了,這段時間王盛挑水出去澆。

沒辦法,家裡的菜要是旱死,那做生意的成本也要上去的。

張玉嬌知道,現在的利潤好,都是因為大部分的菜不用花錢買。

“生意怎麼樣?樓小喬覺得她曬黑了些。

“也還行,這段時間我把菜譜調整了一下,大家都愛吃冷的,我也就不特地保溫了,居然生意也不錯,還有天熱了客人更願意喝點湯,最近我出來就單獨做點肉湯蛋湯什麼的。菜到都是素的,不過賣的也很好。

樓小喬看張玉嬌笑出兩排大白牙,就知道她現在是乾的還不錯。

她特地放慢了速度,就著張玉嬌的車速慢慢往前走。

這份工作張玉嬌乾了也沒多久,但她的熱情度還很高,她也不怕在樓小喬麵前說這些生意經:“我現在一天做一百份,基本上都能賣完,而且最近我聽說了咱們村附近要征收了。

最近到處都在傳,村子附近有征收的消息,不光是下井村,上井村這樣的留言也不少。

這段時間大家都神神秘秘的,準備蓋房。

樓小喬心念一動:“如果真的要蓋房子,那你的生意可以做到工地上去嗎?

張玉嬌搖了搖頭:“工地上都是包夥食的,去那邊沒什麼生意好做,我不是沒有試過去工地附近,賣快餐還是汽車站火車站這種地方好賣,我現在的生意穩定了,一天有固定的量,就不想走太遠了。

快餐最大的問題就是運輸,她踩個空車出去都這麼重了,又不能像樓小喬那樣,搞個摩托車。

樓小喬鼓勵她:“沒事,慢慢做起來就好了。

張玉嬌也覺得日子漸漸有了點奔頭,這段時間賺錢的動力也十足:“我打算先去國土局把產證先辦了,蓋房子的事情後頭慢慢說,你什麼時候搬去城裡?

她家的宅基地沒有樓小喬家的大,就隻有一塊。

像樓小喬家這樣,蓋房子的時候還不拆原本的房子的情況是很少的了。

張玉嬌這樣一問,樓小喬就猜到了什麼:“你想租的我的房子?

“嗯,你這邊房子要蓋嗎?就是怕樓小喬也要蓋,如果這邊以後真要蓋大學城,附近的房子也會值錢些吧。

結果兩人正這樣聊著聊著,蓋大學城的征收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消息來的很突然,連村裡的乾部們之前都不知道。

具體的征收方案還沒傳出來,但村裡已經是不允許在地裡種果樹,村乾部們在村裡來回

宣講樓小喬打聽了一下這次征收不僅有下井村的一些土地上井村那邊大部分的土地也列入征收範圍。

隻是兩村的征收也有區彆下井村因為更靠核心區一些征收走的土地還包括了前頭的一些荒地也就是說除了田地的補貼村裡可能還會按照戶口分錢。

消息傳出來以後就連王健那個消失了很久的妹妹王昕都給他媽邱癩婆一天打七八個電話。

連一向看樓小喬不順眼的王五秀也回了趟娘家跑了趟村支部找王山:“我哥的征收款子到時候給他您可彆給那個女人了

當初離婚協議王四順把房子都給了樓小喬。

王山提防的看向她:“那房子可是你哥給了樓小喬的。”

“喲嗬我知道我哥的那部分給了樓小喬可當初我娘說也要留給我一半那塊地的另一半屬於我。”王五秀得理不饒人這會兒摳起遺產繼承的法律來:“現在是新社會了我也是我爹娘的閨女兒能跟我哥一樣分家裡的宅基地他說給樓小喬就給樓小喬啊我不同意。”

可是農村的宅基地曆年來都是給家裡的兒子的。

要是嫁出去的閨女都來爭地那王四順嫁出去的還有四個姑姑都回來扯幾十年以前的皮豈不是亂了套了。

王五秀這是沒事找事自然是因為這件事情對她有莫大的好處。

等以後蓋了學校周圍肯定會興旺起來這一塊地的地皮就會非常值錢。

而王五秀家現在的那個村子雖說地段更好但離大學城的位置比較遠這次征收就沒他們村什麼事兒?

她是個能看樓小喬過得好的人嗎她不是啊!

王五秀說:“我問過律師了要是按照法——”

王山才不理她這麼多:“法是怎麼規定的法律可沒有規定分出去了這麼多年的宅基地還能要回來在家的閨女我管不著父母要分給她們就分已經嫁出去的怎麼要回來你也要你家姑奶奶也要你家太姑奶奶也說要呢家家都這樣扯還有完沒完了宅基地的事到你父母輩沒扯清楚過了這麼多年你還跑來要有本事就對著你爹娘的墳頭喊一聲他們應了你的話我就給你分過去。”

村裡也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女兒能繼承那也是之前說好了繼承的但凡嫁出去的閨女幾乎就默認了不繼承娘家的宅基地而是跟著丈夫一起繼承丈夫那邊的土地不然呢隻看到沒出嫁的閨女在村裡分土地沒見到那個出嫁了的不在夫家分地跑回娘家分土地的。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結婚時就在娘家村裡落戶的,村裡也會給分地,宅基地也有。

就沒人在夫家分一份,在娘家也搞一份的。

想屁吃!

不是要跟他耍賴皮嗎,合著誰不會了似的。

在村乾部這裡碰了個硬釘子,王五秀隻能铩羽而歸。

樓小喬沒什麼征收的經驗,私底下跟張玉嬌商量:“土地征收能分多少錢啊,我看村裡什麼牛鬼蛇神都出來了。

“嘁——張玉嬌也聽說王五秀回來鬨騰過了:“我問了我哥,要真按土地征收的方案,征收的賠償款剛好可以給家裡蓋房子,隻是以後就沒地種了,留下來的那一塊地,隻能做個菜地,根本不夠。

不是她雙標,像王鳳那樣沒嫁出去的,戶口還在村裡,地也在村裡的,她自然是會給對方留一份的,因為她現在就是家裡人啊,也是下井村的村民。

隻要王鳳不嫁人,家裡的宅基地哪怕有征收,她也會給小姑子留一份。

可出嫁了的怎麼算啊,戶口跟關係都不在村裡,並且她們夫家那邊的地,也不會分給嫁出去了的姊妹。

真扯起來,從太姑奶奶到姑奶奶再到小姑子,扯幾年都扯不完。

很快村裡就熱鬨起來,有些平常都不怎麼走動的鄉鄰都開始在底下傳遞各種消息,關於征收的版本有好幾個,但就是沒一個是靠譜的,王山也忙的腳不沾地,整天不在家裡,村裡因為征收款的事情打架的,兄弟反目的並不少見。

拆遷辦也來了人,有些人想連夜在地裡種下果樹的,還沒到地裡就被人攆了回來。

菊子那個小賣部最近生意好到火爆,那邊能收到的消息最多,她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她家裡種的都是橘子樹,這幾年橘子一年能賣三千塊,得到的征收款也最多,有時候看著樓小喬也笑眯眯的:“小喬,最近什麼少見你出來呢?

她看到樓小喬宛如看到知音一般。

當年王四順要出去做工,家裡頭的地也沒人耕種,樓小喬覺得租給村裡人扯皮也是麻煩,於是規劃出了一多半的土地拿來種橘子樹,橘子不用什麼打理,收成也不錯,她算了一筆賬,等橘子都成熟了,小年都能收個三四千斤,豐年更是能翻倍,現在的橘子收購價格在四毛到六毛之間,也就是說一年至少有兩千塊錢。

收成雖然比不上種地,但也省事很多,每年要打一兩次農藥,一次是針對地上的草,一次是給橘子消麻子(有麻子的橘子賣不出去),還有一次忙就是收橘子的時候,於是菊子也跟著種了橘子

樹。

因為種的是果樹,征收的時候不僅征收土地,橘子樹也是按棵賠錢。</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