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時髦親媽[九零]》全本免費閱讀
樓帥回來之前,跟樓小喬打過招呼,所以家裡還特地收拾過,樓小喬剛從公司回來,就看見人已經在家裡了,衝薑黎黎友善的點了點頭,見她還站著,就讓她坐著說話。
這個暑假,樓帥先去了薑家見了那邊的父母,在那邊住了一段時間才過來,這幾天樓小喬都在忙公司的事情,沒空過問孩子們的事情,等到了家門口見到了一堆東西,還以為是哪個不長眼的來送的禮,結果亭亭跑過來跟她說,是大哥帶著對象回來了。
“長得可漂亮了,可白皮膚也很好。”亭亭眨著眼睛說。
樓小喬看了一眼門口,一箱子五糧液,兩條芙蓉王,還有一小盒燕窩這些都是叫人挑不出錯處的東西,她笑了笑,很客套的說:“來就來,帶這麼多東西做什麼。”
薑黎黎本來準備了一肚子的話,在樓小喬麵前都說不出口了,實在是樓小喬的氣場太強大了。
先不說周身的氣質,就那一身低調奢華的名牌,就不是一般人能夠駕馭的了的,看來她媽媽說的沒錯,樓帥的爸爸在那麼重要的崗位上,肯定沒少撈油水。
樓小喬掃了女孩兒一眼,笑著說:“你叔叔晚上還要開會,晚上我們出去吃吧,小薑有什麼想要吃的?”
薑黎黎:“我吃什麼都行的。”
樓帥趕緊說:“吃火鍋吧,我在外地吃火鍋都不敢敞開了點,媽媽請客我要吃好點的。”
亭亭也表示她想吃火鍋,她最最喜歡吃雪花牛肉了。
薑黎黎自然不好主動說什麼,她是外地人也不是很懂新區有什麼好吃的,就說隨便,好在火鍋也確實是她愛吃的,雖然說外麵很熱,但家裡跟店裡都很涼快。
樓帥說:“我還想吃小龍蝦。”
亭亭說:“那就去張姨家的店,她店裡的麻辣小龍蝦可好吃了,你能吃辣嗎?”
薑黎黎點了點頭:“我也能吃一點,但我怕長痘痘,你不長痘痘嗎?”
她覺得亭亭的皮膚很好,又白又乾淨。
亭亭說:“我們這邊的人都吃辣椒,越吃辣皮膚越好。”
兩人就交流起皮膚保養的問題來,薑黎黎平常也用護膚品的,這次樓帥去她家,也給她媽媽買了一套雅詩蘭黛。
這大熱天的也不怕上火,樓小喬掃了薑黎黎一眼,於是定下來去吃火鍋的計劃。
樓帥打電話先定好了位子,一家人提前就過去了。
這家火鍋店很有牌麵,裝修的也很不錯,五點半到店裡的時候,生意都火爆了起來,樓帥小聲跟薑黎黎說:“開店的這個老
板是我媽的一個好朋友,你不用客氣,隻管點有我媽買單呢。
薑黎黎壓低了聲音說:“這是你媽又不是我媽,我哪裡好意思。
樓帥:“我媽人可好了。
但還是按照薑黎黎的喜好,點了她最喜歡吃的東西,雪花牛肉一百八一份,他點了三份。
樓小喬笑著說:“你們一個個的,要吃窮我。
亭亭也緊貴的點,她點了燕燕最喜歡的羔羊肉卷,燕燕則是點了亭亭喜歡的麻辣小龍蝦,這邊的小龍蝦個個都是大的,平均一隻下來都要十幾塊了,樓小喬喜歡吃素,她點了一個菌菇拚盤,聽說是從雲南空運過來的各種新鮮菌子,現在店裡賣的很貴,一份就要888,為了涮這盤菌子,特地點了個菌湯鍋底跟麻辣鍋底雙拚。
簡簡單單的一頓火鍋,至少要吃掉三千多塊。
薑黎黎嘴上沒說什麼,但對樓帥家的經濟實力重新做了評估,看人看麵相,可樓小喬這種人也跟好說話扯不上關係啊,太有壓迫性了,一家人剛剛點完菜,就來了個胖胖的女人,一進門就對亭亭跟樓帥摸來摸去,又是掐臉又是摸手的:“還是你們年輕好,怎麼吃都不胖。
又看了薑黎黎一眼:“這是帥帥的對象吧,長得可真是漂亮,帥帥都有對象了,阿姨真是老咯。
又跟樓小喬說,記賬就好了,神神秘秘的把人叫出去說話。
樓帥跟薑黎黎咬耳朵:“那是我們家以前的鄰居,現在是這家店的老板,我小時候她看著我長大的,人可好了。
薑黎黎就忍不住翻白眼,在樓帥嘴裡人人都可好了,敢情他心裡是一點門檻都沒有的。
張玉嬌把樓小喬拉出了門:“你知不知道,咱們村裡要拆遷了。
拆遷或許對彆人來說是好事,但對於現在的下井村村民來說,未必是好事。
現在的下井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頂著六層樓蓋的房子,樓下出租樓上還是出租,每年光房租都能收到不少了,日子久了覺得這條路子未必不好,大家以前是衝著拆遷才會蓋這麼高的房子,現在則是覺得拆遷不好了。
“大家還都在說呢,就你家房子多,有兩棟房,你有想好沒,補房子還是要錢?
“補房子是怎麼補,要錢又是怎麼要?
張玉嬌:“門麵跟樓上的房子不是一樣的比例,聽說簽到前頭還有簽約獎,但大家私底下又說,儘量拖到最後一個簽約,到後來可以把價格要高一些,我來問問你的主意。
樓小喬笑了笑:“既然要拆不如早點簽了,
咱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乾,拖到後頭也沒什麼意思。”
張玉嬌就笑了:“你不心疼房租啊?”
現在一個月可是有三萬多的租金呢,村裡租房最大的大頭,就是樓小喬了。
下井村暴富的很快,從征收開始,宅基地就很難批下來,村裡哪怕後來分了家想分地都分不到土地,那會兒樓小喬手裡有這麼大一個宅基地,少不得有人眼紅她,好在張讓頂在後頭給她撐腰,不然倘若隻她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光這個宅基地她都守不住。
“換成商品房也能出租,而且商品房的租金更貴些,店麵也更值錢,既然是政策上要拆,就拆吧我家裡是支持的,再說了真的要跟政府對著來,拖到最後也沒什麼好果子吃,你跟村裡說一聲,什麼時候簽約,告訴我一個日子,我回去簽就是了。”
她連補貼的政策都不想問。
印象中這一片也就是這幾年拆的,剛好趕上了房價上漲前,大部分人選了要房子,少部分人都兌換成了錢,這些要錢的也是看房間現在到了一個高位,拿著錢衝進股市,殊不知12年股票市場不好,有些人虧的血本無歸,當時她還在讀大學,也聽到過一些閒言碎語,那個村離婚的都有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