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坐在工作室的電腦前,正在看那篇發表在鈕約藝術家評論上的這篇文章,題目是—值得關注的青年藝術家。
這個消息還是羅伯特打電話通知他。看到這些評論裡,類似於充滿活力、敏銳的藝術洞察力等等褒獎的詞語,他覺得有點兒臉紅。不由得佩服羅伯特的手筆。
敲門聲響起,安妮走了進來。“沈先生,有件事情向您彙報。”
沈瑜說道:“安妮,坐下說。我正在看藝術家評論發的文章。”
安妮似乎早已知道這件事情,說道:“評論隻是一個前哨,序幕剛剛拉開。”
沈瑜給她衝了咖啡,問道:“你想商量什麼事情?”
安妮接過咖啡,說道:“謝謝。我發現了一個問題。華國的國情和西方不同,這裡的潛在客戶,更重視藝術家是否會受到博物館、美術館的重視。所以,當天我們除了邀請一些藝術家評論家來參加開幕展覽之外,也會需要和美術館做一些互動,向未來的客戶,展示我們與美術館的合作關係。
沈瑜:“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們剛剛開業,而且,大部分場館機構,不可能與我們合作。”
安妮說道:“不需要真的簽訂具體協議,隻要看起來有合作關係就可以,具體的事情我可以操作。另外,當天的開業典禮可能需要更大的場地與更多的工作人員。”
沈瑜點頭:“明白了,要花錢。”大筆一揮,又是一筆費花出去。
前期的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隨著花錢的頻率越來越快,他知道離著揭幕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雖然花了很多錢,但他絲毫沒有心疼。這關係到畫廊的第一炮能不能打響。
……
幾天後的上午,文安路上熱鬨起來。
音響播放著悠揚的樂曲,鮮花成簇,在文安路六號之前布置起來的露天會場,吸引了很多觀眾。
沈瑜和安妮鹿欣等人,接待陸續到來的嘉賓。他偶爾能在觀眾的人群中,看到不少熟悉的麵孔。觀眾裡有很大一部分是被邀請來的藝術學院的學生。至於說,誰能把睡懶覺中的學生拉起來,當然是辛苦費。
在他看來,現場是熱鬨,在藝術學院的學生眼中,這個開幕可就特彆新奇了。
來之前,學生們以為這次畫廊開業,隻是一次普通的儀式,但是,看到巨大的宣傳海報之後,才知道還有開業展覽,參與展覽的畫作,都是當代名家的作品。濱海畢竟比不上魔都和首都。當代名家的作品展覽是相對少見的,更不用說看到那海報上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帶著看笑話的心態,看這些宣傳。畢竟,想把這些人的作品湊到一次展覽中,還是很難的。
“你看這上麵寫的。朱*群,吳*中,羅*立,趙*極,丁*光……怎麼可能找這麼多名家作品來?可彆弄些假畫或者印刷品來糊弄人。”
“聽說這畫廊是沈瑜開的,你覺得可能嗎?”
“我覺得不太可能。他會有那麼大能力,把這些人全請來嗎?
“不會吧?那樣可太丟人了。”
站在前排的一個女生回頭,對幾個同學說道:“我覺得,宣傳上寫的可能是真的,我剛才進去看了一眼,有個嘉賓像是羅*立,就在那裡。”她用手指向自己描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