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遠川見坐在他身上,精神無比的顧長盛,眼睛抽了抽,看來有的話不說是不行了。
沒事,不怕丟人,身體沒男主的好能是個丟人的事麼?不是理所應當?
“長盛啊……我還有事要與你商量……”
……某晉江不能寫的運動……
至於後來兩人究竟有沒有商量成功,咱也不知道,更不敢問,估計問了……夫子要發脾氣了!
……
自打季遠川知道了顧長盛決定清算往日功臣的打算,除了讓人給顧勉傳了一次口信外,他就沒回去過。
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當年他在讀史書時覺得很殘忍,皇帝很殘忍,為什麼要對曾經的功臣下狠手呢,這實在是太忘恩負義了。
可當他真的置身於事端之中時,他才明白,哪裡有真正的公平呢,若是隻有善待功臣勳貴才是對的,那被他們肆無忌憚欺辱淩虐的百姓們又有何辜?
有的人竟然仗著自己有從龍之功,竟然便以為獲得了也塊免死金牌,無論做了什麼,皇帝都不會計較……
真是太天真,也太愚蠢!
……
後來的事,季遠川沒有再關注,隻是無意間聽說有人在菜市口被斬首,有人被抄家流放,有人瘋了……指天咒地的罵當今聖上不顧當年承諾,忘恩負義……
不過,他都沒有時間去關注了,因為不久前他就領了一份新工作——大理寺卿。
而上一任大大理寺卿昨日才被斬殺於菜市口……
有了新工作,季遠川便很少去宮裡了,反正每日也會在早朝上見到,而且大理寺的事情是真多,得花很多時間慢慢消磨。
他本來以為初到大理寺,他既沒人脈,又沒權勢,最開始也許會艱難一些,可他相信時間長了,情況定會逐步改善。
隻是,等他真的進了大理寺,才發現一切和他想象的不一樣。
沒有陰陽怪氣、不服從命令的下屬,更沒有暗地裡的刁難與穿小鞋,他一去,大理寺上下就極配合,順利得很。
這讓他本來想將趙牧調回來的打算落了空,聽說這小崽子在一處當父母官,當得逍遙自在得很哪!
後來顧長盛告知他,如今大理寺上下都是他的人。
季遠川一驚,什麼時候顧長盛已然成長到這種地步?大理寺內的官員有很多都是年輕官員,有的是貧家出身,也有出自大家族。
他是什麼時候收服的?
顧長盛說,是因為他曾經救過那些人,就是在金銘事變發生時,那次學祭上。
他救下了許多差點死去的學生,並通過地道將他們帶走。
而季遠川永遠也忘不了那天發生的事。
命運真是妙不可言!
你以為的助力,有可能會變成累贅;你以為的累贅,有可能會變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