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媽媽的碎碎念(2)——決定去吃必勝客(2 / 2)

我出生在九六 赤子練 8508 字 11個月前

米廠還是倒閉了。

如果不倒閉,那她現在也會是米廠的領導,坐在辦公室裡,悠閒地喝著茶,教育著新來的後輩,一邊煩惱後輩不會乾活不聽話,一邊數著每個月發的工資說著苦點累點也是應該的話。

不也是為了錢嗎?

“最好,被抓進去了才叫最好。”我不屑道。

而我,根本做不到那種程度,在老媽心裡,我沒有本事比沒有善良更嚴重。

所以,現在說什麼,以後堅決不做假賬的話換來的也隻是嘲諷。

老媽果然不出我所料,馬上就哼了聲嘲諷起來:“做到抓起來的地步,你還沒有這麼大的本事。”

那以後呢,她從來就不考慮考慮以後的事嗎?

尤其是她自己。

她說了,她不喜歡去米廠的,去了米廠,每次上廁所都要經過一個什麼小樹林,晚上的時候沒有燈,一個人都不敢去的。

那她到底喜歡什麼。

她也從來不告訴我們,問過她:“你喜歡什麼?”

“我喜歡什麼?我還能喜歡什麼,我最喜歡的不就是你們兩個了。”

“除了我們呢?”

“沒了。”

怎麼會沒有?

她禁錮我們的同時,也在禁錮她自己。

網店興起,實體店沒落,她不是看得很準嗎?

她為什麼甘心隻給人打工,看不起老爸這樣開店做小生意的人。

為什麼不把她的那個服裝店繼續經營下去?

就在老爸店隔壁啊,她開張的時候,我以為我們一家人可以一直這樣把小生意做下去,然後做大做強的。

網店興起,我們也可以開網店,可以網上賣衣服,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為什麼要輕言放棄。

為什麼,就看不到我身上的潛力?我真的,沒有一點讓她看得上的才能?

要是當初,她沒有選擇去米廠,而是選了當老師,我相信她能做到和專家教授一樣厲害,她聰明的,我怎麼會笨?

我們可以一起做生意啊。

現在,沒戲了。

我明白。

老媽進米廠,隻是迫於無奈和現狀,老師在那個年代並不吃香,還有什麼知識分子下鄉的號召,老媽親眼目睹過當老師的人是怎麼貧苦一生的,教她的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是個好老師,有知識,但沒錢,讀了那麼多書卻還是沒能賺到錢,就是沒用,她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好不容易離開了鄉下,還會願意回去呢?

等她理解的時候,已經晚了,有些選擇已經做過了。

被分配到這個會倒閉的米廠,也不是她能決定的。

她隻是沒有選擇走老師這條路。

“我當時那個老師來了我們這裡,這不習慣那不習慣,路上有攤雞屎,她要嫌臟,有口痰,也要說不衛生,我問她為什麼要來,她說是來教書的,希望我這樣的女孩子能走出去,我聽話,走出去了,不想和她一樣再回來,就沒當老師,結果呢,現在倒是老師吃香,我也沒想到,本來就是我沒這個福氣,我吃不了苦,享不了福。”

“屁。”我又要冒出一句臟話來。

那個教她的老師吃了那麼多苦,不還是清貧一生。

也許,那位老師品德高尚,能育人子弟,親眼看著女孩子讀書上學,走出鄉村,心裡已經十分滿足。

老媽也不用自責什麼沒當老師,沒能繼承衣缽這種東西。

老師麼,有的是人要當,不會和那些非遺一樣,一不留神就沒法傳承了。

都這麼為她考慮了。

她還是瞪了我一眼:“出去一躺,好東西不學,就學會說臟話了?”

“什麼臟話,不就是個語氣助詞。”我才不覺得這話有多臟。

老媽被逗笑了。

我繼續說:“享福和吃苦有什麼關係,生下來家裡有錢,那不是生下來就享福嗎?也不對,可能家裡會逼著學彆的東西,鋼琴舞蹈什麼的,如果不想學也是吃苦。”

“那你們的生活,算吃苦還是享福啊?”老媽認認真真問我們。

我答不出來。

吃苦,看和什麼人比,和山裡留守兒童比,我們算幸福,和有錢人孩子比,我們不用學鋼琴舞蹈,也樂得清閒,不苦也不幸福,就那樣。

普普通通的,有時開心,有時難過。

“改天帶你們去吃必勝客,算不算是享福了,反正我也沒吃過,等以後你們畢業了要找工作了又沒時間了,現在難得有機會我們一起去吃一次。”老媽問我們,“現在開心了沒有?”

我憋住笑,看了看妹妹,不約而同喊出一個字:“耶!”

可以去吃必勝客了。

不過,擇日不如撞日,今天是不行了,那就明天吧。

“什麼時候去?”我問,迫不及待道,“明天就去嗎?”

“明天?”老媽還在猶豫,“要去不要準備一下的?”

“準備什麼?帶個人,帶個錢包就行了。”我脫口而出道,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話,“錢包裡放上鑰匙,和錢,裝進大背包裡,大包裡再放好手機,紙巾,就差不多了。”

“那我要先去問下玉梅,那個必勝客店是開在什麼地方的。”

“快去快去。”

“現在就去啊,你們這麼急。”

“對,就這麼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