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是沒知道大姨偷懶這件事,超市裡麵的經理知道了,覺得大姨雖然是在給超市租出去的保健品櫃台打工,可隨意坐下休息影響的是整個超市的形象,於是來勸了。
“我也是聽人來和我說了,是誰我就不說了,我年紀和你差不多,也能理解,他們不理解,我理解,時間久了站不住,那就稍微走走,最好是不要坐下。”
大姨答應下來,還是想知道是誰告的秘:“經理,你偷偷告訴我,是誰和你說的。”
經理有原則,沒說就走了。
大姨打電話給老媽的時候就說:“我懷疑是誰誰誰,平時看到我就給我白眼,也有可能是誰誰誰,我和她打招呼,她從來不笑的,也有可能是誰誰誰,有一次她看到我坐下來休息的,還說羨慕我,也有可能是……”
老媽聽不下去了,隻能勸:“你不要瞎想這麼多,大家都是一起上班的,看到你太輕鬆了肯定心裡會不平衡的,還有,你這個位置她們本來就盯著,本來想著原來的人走了,肯定能輪到她們,結果突然冒出一個你,她們也肯定不開心的,說幾句就說幾句了,你不是剛來工資就比她們高啊,換了我在裡麵上班,來個新人就比我工資高,我也不開心的。”
大姨不這麼認為:“我工資高也是我保健品賣出去得多,來了人,我要推銷的,她們就站著就好了,我平常工資少的時候,也有可能比她們還要少。”
老媽知道勸不動,還是要拿出事實來說話:“那個和你一起乾活的外地人,她工資怎麼樣?”
大姨歎氣:“月妹,你說對了,她財運好,每次來了人,我上去問,顧客就說先看看,我就走開了,她就站著,顧客會喊她過去介紹的,生意都讓她做去了,工資比我多了好幾百呢。”
大媽卻覺得多幾百也不算多很多:“那你做生意也是做了幾個的。”
“幾個怎麼夠?”大姨說起實話,“其實我做的客人也比xx(前售貨員)多。”
“那不是挺好的。”老媽要勸大姨知足。
可大姨眼下缺的就是錢:“月妹,我想好了,婚還是要離的,他要十五萬就給他十五萬,現在我們鄉下發展好了,以後還有分錢的機會,不差這麼點。”
“你們畢竟這麼多年夫妻了。”老媽能勸還是要勸,“我和阿五也很多矛盾,尤其是為了錢的事,沒少吵架,現在孩子去讀大學了,才算好過一點,你們是半路夫妻,現在也都這個年紀了,分了怎麼辦,你是再找一個,還是就這樣了。”
大姨沒考慮這麼多:“到時候再找一個就找一個,我會洗衣做飯,怎麼會找不到一個給我錢花的男人。”
老媽生氣了:“你有這種思想就不對,你會洗衣做飯,那再找一個,你是想要當他保姆啊,他能給你多少錢對不對,你想要洗衣做飯,直接找戶人家當保姆不好嗎?不用受氣,還有錢拿。”
大姨一想,倒也是,可還是要為自己和女兒考慮:“我老了,保姆也乾不動了,最多就是在家裡洗洗衣服做做飯,要是我還出去當保姆,晴雯帶著孩子來了,誰燒飯給他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