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話,還能如此精彩,讓我想到的是另外一部電視劇,憨豆先生。
這是一部奶奶看了都會一直發笑的電視。
奶奶識字不多,看彆的電視劇隻能靠聽,更多的是看電視的畫麵,人物演繹出彩,才能讓奶奶開心一笑。
我們這邊已經倒起了果汁來喝,不知是哪桌帶的頭,主人雖然還沒過來,但大家都餓了,桌上有筷子,就不客氣地先吃起冷菜來。
這種不好的習慣也怪不得大家。
畢竟,真要怪,也不知道該去怪誰,就和走在路上看到一個摔倒的老人一樣,有人扶了,反被訛了,等輪到自己看到這種事,想著彆人不扶,那我也不扶,有人扶,那他就自求多福吧。
跟風,其實可以變成一件好事。
有人行善,善有善報,那就會人人行善,雖有不求回報的人,可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凡人。
爺爺撿到的錢包除非有人找上門來,不然,是很難拿回去了。
為了不必要的麻煩,既然留下了,就該藏好,其實隻要把裡麵的十塊錢拿走,錢包就可以扔了,小偷都是這麼做的。
爺爺不同意,是不是在考慮這個?
管他呢?
我現在要考慮的是,要不要和彆人一樣動筷子吃東西。
以後不想讓客人這樣先吃,應該把筷子都收掉才對,這個想法後來真的成真了,鄉下的宴會廳裡要到開席才上一捆筷子。
可這也擋不住有人上手啊。
由於沒到正式開席的點,大家都是做賊心虛,完全沒有正常吃酒席的熱鬨,好像都是偷偷摸摸的,吃菜喝飲料都是小心翼翼。
喝酒的大人們有迫不及待倒好的,最多是先抿上一小口,畢竟這件事被抓到,好像更說不過去,因為吃菜是很多人吃,而喝酒隻是少數。
老爸用勺子舀了一勺花生米,拿在手裡邊吃邊看,沒一會就笑出聲:“都在吃了。”
我看了一圈,選好要吃的菜,拿筷子去夾。
鴨舌頭,這是一樣很貴的東西,第一次吃到這東西是三姑姑帶來的兩小包真空包裝的鴨舌,妹妹不敢吃,我先吃的。
我嘗了覺得好吃,試探性地問妹妹:“你吃不吃,不吃那都給我吧。”
妹妹不想輕易放棄好吃的:“好吃嗎?給我嘗嘗。”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都喜歡上了吃鴨舌,不過,和開心果一樣,酒席上能吃到,平常不會買,三姑姑帶來的鴨舌那麼一小包就要好幾塊。
這酒席上的,我要多吃一條。
剛才就數過了,一人一條之後,還有多出來的,況且,這東西不是人人要吃的,就和雞屁股,鴨脖子一樣。
我想直接夾兩條在碗裡的,可這樣顯得太貪心,於是我隻好先吃一條,趕緊吃,吃完再去夾我的第二條,放在碗裡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