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名次是第50名。
全年級16個班,一個班4,50人,總共700多號人,我這名次已經很前麵了,按理能進重點班。
所以,我還要好好努力?
老爸的腦回路就是如此清奇,覺得我這回考得還行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要我不用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可以的,下回進個前10給重點班的人看看。
有病嗎?
為什麼非要考給彆人看,又不是烤羊肉串,我是考給自己看的。
“你們小學數學老師的兒子經常是年級第二,你們數學老師就罵他是比第一笨嗎?不笨,所以要他努力考第一,之後,他次次是第一,所以要努力,你也要努力。”
“你知道嗎?”
老爸在說,我就嗯嗯地應著,知道,知道個鬼啊,我哪清楚這種事,清楚也說不清楚,非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嗎?彆人的事知道這麼清楚,有必要嗎?有空不如多關心關心自己家裡的事,少聽些閒話。
拿了這個成績回家,並不開心。
都怪老爸說的那些廢話。
他每一句話都好像是在質疑我的實力,不會誇我用功,隻會懷疑我沒有足夠努力,被看重是一件好事,可看得太重,隻會是壓力。
幾斤幾兩,我自己也清楚。
我從沒有妄自菲薄過,在數學上。
我向來自信,我覺得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有點天分的學生,繼承了老媽學習好的優點,上課隻要認真聽講,當然,走神之後看書補回來也行,作業,考試的題目都會做已經足夠了,考試能爭取次次滿分或是接近滿分真的已經足夠了。
但老爸要我考得更好,更努力。
我能做到的,可以由我掌控的便是數學這門課,彆的功課有太多偶然因素,也有太多讓我討厭不想去學的理由,而數學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在老爸的悉心教導下,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
可惜的是,我隻抓住一門,始終有短板比不過彆人,身在差班裡,名列前茅的感覺本該是很輕鬆愉快的,因為隨便考考也是如此。
“考試怎麼能隨便呢?”老爸又要擺出一副說教模樣。
我就隨便說說,再說了,本來就是隨便考考都在班裡的前列。
沒說錯。
分在差班,是天意,那就順天而為,不要在意那麼多,開心就好了,說不定一開心一走運,中考的時候還能坦然麵對多拿幾分呢。
做夢。
做什麼夢?
考試本來就是要看運氣的。
為這個,都要和老爸吵起來了。
“彆煩了,反正還有下一次。”妹妹名次比我靠後,心態比我好:“現在是月考,考第一也沒用,考得太前麵了,老師整天盯著這些好學生,還不如排在後麵,有進步空間,還沒那麼大壓力。”
就是。
本來就是。
可有些話先被我聽進去了,就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這回拿了班裡的第四,我並不覺得有多自在。
還不如妹妹的班級第10名。
在我前麵的是小紅,小明,還有現任班長,一個高個子女生,目測1米7,雖然我對身高體重這些東西一直沒有數,但班長比我高了一點,偷看彆人的試卷也會更方便一些吧。
當然,這是我帶有偏見的惡毒猜想。
班長和小紅開過玩笑,指著剛發的試卷咋咋呼呼地說:“幸好我看彆人這道題選了A,我也改了,居然改對了,哈哈,運氣真好。”
這算作弊嗎?
如果看了彆人的答案,動搖了自己原先的答案,也可能會錯失正確答案,小明就遇上了這件倒黴事,周圍一圈都是差生,選擇題的答案左右前後各不相同,讓他不得不去多想一會。
也是那一次,小明考砸了,考了第四,我走狗屎運拿了回第二。
數學偏難,英語也偏難,我的運氣偏好,英語蒙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