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煩躁道:“我在門口喊了好一會都沒人出來,真有人,他認得我的聲音,肯定會出來的,我到窗邊看過了,燈是暗的,是沒有人。”
“那你有時間趕緊再去一趟。”媽媽半信半疑,還是沒有深究下去,她還有另外要煩心的事情,“服裝店生意不好,我準備轉手給彆人,還能拿一筆轉手費,正好用來買房子,你有空再去你爸那一趟,能拿多少是多少,實在不行寫個欠條給他。”
爸爸沉默,然後回答:“知道了,還有彆的事嗎?”
媽媽想了想,看著他手裡的煙氣不打一處來:“以後少抽點煙。”
一天一包,少抽幾年,又是好幾萬,買房子的錢就不用這樣到處找人去借了。
這年頭,人人缺錢,肯拿出一兩千來的都算是把借錢的人當成朋友了。
媽媽心力交瘁,又要忙家裡的事,又要開店,還要到處打電話找老同學借錢,對方接起電話,照例寒暄幾句,不肯借就再寒暄幾句然後掛了。
肯借的,也借得不多,一兩千,沒有了就當是扔水裡了。
老媽笑著和他們道謝,對方其實根本不在意,老媽還要千恩萬謝,像個小醜一樣。
可一掛電話,她就變臉了。
“現在我們就是借錢過日子,以後賺了錢也要不停還錢過日子,問題是這錢還不好借,你們剛才都聽到了,借了半天才借到多少,以後錢省著點花,不要總買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吃,把牙都給吃壞了,現在沒錢給你們看牙。”
她有很多埋怨話要說,我們懶得理會,和爸爸一樣敷衍地應了一聲就走開。
媽媽數落起人來,說他們小氣,可像爸爸這樣大氣的人,她不也是瞧不上嗎?
那她,到底瞧得上誰?
有錢人嗎?
碎碎念了一陣,她又為那些有房有車的老同學辯解起來:“唉,仔細想一想,他們的房子也剛買,也要還錢,他們的兒子剛上高中,也要各種用錢,他們家裡倒是有點錢,上學的時候和他們關係一般,能借這麼一點已經不錯了,到時候欠條一定要給他們。”
他們也根本看不上吧。
媽媽做的這些事,在我看來,都很可笑,但又很辛酸。
忙前忙後在忙的,都是她。
老爸的朋友一直不多,他又不好意思開口找彆人借錢,每次都是熟人來了店裡,老媽和他們聊起來再談到買房子缺錢的事。
認識的人都借遍了,還有很多許久未聯係的,老爸試都不願試,老媽試了,效果也不佳。
大家都已成家,賺來的錢該以自己的小家為重,彆人都知道,老爸怎麼就不知道?
建忠那邊,老爸又借出去了一千塊錢,還高興地告訴我們,等過幾天,建忠就會把所有錢都還回來了。
這一千塊錢是要用來做其他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