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沒事,你回去吧。”
先來的服務員笑著介紹說,“我們店裡現在有一款新出的小粽子很受學生歡迎,要不要來幾個試試看?”
奶奶問我要不要吃。
我頭也不抬地問:“要多少錢一個?”
奶奶去看服務員。
服務員開口,笑了一下說:“一塊五一個,不過個頭很小,大人一口就能吃完。”
“這麼小的粽子,裡麵有餡嗎?”奶奶想知道這點,沒有餡的粽子就是一點糯米,還要一塊五一個,也太貴了。
“有的,有肉的,還有豆沙的,你們要哪種?”服務員很有耐心。
但這絲毫抵擋不住這裡的生意慘淡。
吃飯的點,店裡十幾張桌子,隻坐了三桌客人,一桌點了麵,一桌點了粥和粽子,都不是專門奔著粽子來的,畢竟粽子平常就能吃到,就算再好吃,也很少有人拿它當正餐吃,況且,這的大粽子一個好幾塊,也不便宜。
我們這地方,手工做粽子的人家很多,賣得還便宜,不是趕時間吃頓飯也不會來這吃粽子。
其實我想吃豆花蘿卜絲餅的,但奶奶受了媽媽影響,也不會一直慣著我們吃這些沒營養的垃圾食品。
吃飯的點,必須要吃飯。
老媽說過的話每次隻敢在心裡反駁,吃麵不行嗎?吃包子吃饅頭不可以嗎?
哼。
同樣的一家粽子店,開在彆處,上班族多,都不用宣傳,不用搞什麼活動,生意就是好得不行。
這是這家店的老板娘告訴奶奶的。
這邊房租又貴,想儘了一切辦法來招攬顧客,無奈生意還沒有那邊好,甚至連本都保不住,虧了不少錢,已經打算等房租到期就關掉。
“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你們家的粽子還是很好吃的。”奶奶曾真心誇讚過,她一個人常常來這裡吃,粽子會剝好放盤子裡。
不像去彆的地方買,因為賣得很便宜,不會幫忙剝,又或是生意太好來不及剝,剝起來是很熟練,但塑料袋上總會弄得黏糊啦噠的,拿著吃一不小心就沾到手,吃完必須找個地去洗手。
我想,還是價格的問題,服務再好,價格擺在那裡,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而價格低,那服務就是額外的加分項。
奶奶常給我們買的一家粽子小店,門麵很小很破舊,門都是一塊一塊木板拚起來的門,開門時拆下來,關門時裝回去,想開多大的門就開多大的門。
和邋遢飯店是一樣的。
還有很多小店也是這樣的配置,聽著木板卡入縫隙時的聲響,眼睛會不由自主地看過去,雖然不知道這家店是賣什麼的,但還是感到親切。
這就是我印象中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
他們的粽子都會幫忙剝好,而且一個人剝粽子,另一個人就拿保鮮袋接著,遞到顧客手裡邊完全不會弄臟顧客的手。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燒粽子的,每一個粽子看上去都很紮實,咬一口滿滿的糯米,鹹香彈牙,吃起來是軟糯的感覺,但一點也不鬆散,每一口都是實實在在的用料。
就算是肉粽,也隻賣一塊五一個。
大家都是十幾個一買,要是打算送人,他們還會免費給一個禮盒裝起來,上麵印著小店的地址和預定電話。
生意啊,是越來越好了。
本來還想去吃的是這個粽子,但總是要排隊,隻能來吃這個了。
小粽子要了兩個,一個口味一個,知道小但沒想到那麼小。
彆說是大人,就算是我,都可以一口一個吃掉,但看上去真是小巧可愛,嘗起來居然和那家小店的味道差不多。
小粽子比奶奶要的大粽子好吃多了。
我轉過身重新拿出本子記下來,下次還要再吃這家店的小粽子,一塊五一個。
用錢就可以買到。
棒棒糖也一樣。
而素質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
賓果。
這幾句話裡都提到了一個字。
我又想到了一個新的分門彆類的辦法,那就是以錢為中心,以需要花多少錢為半徑來進行腦海中的構圖。
這樣,本子和筆也不用一直帶出來了。
鎖好門從家裡出來。
我想到前不久還在困惱著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覺得自己太過杞人憂天,學生該煩惱的考試我都能輕鬆應對,這些我也能。
今天沒有奶奶帶著,我們自己也能去買粽子。
“你帶了多少錢?”我問妹妹。
妹妹看著我,無辜地說:“一塊五。”
“這麼少。”我驚訝道,“你就買一個小粽子啊,吃得飽嗎?”況且,萬一沒有小粽子賣了,那就買不了彆的了。
“你帶了多少?”妹妹反問我。
我回道:“五塊。”
“那我們加起來,是不是都買不了那邊的一個肉粽。”妹妹問我。
“是啊。”我早就看過價格了,大粽子比頭一次吃還漲了五毛,招牌上要改就得重做,反正店沒多久也要關了,就省錢沒做。
要是像那些麵店裡一樣,將招牌上的價格貼掉,寫上新價格,實在是太不好看了,但那些麵店的生意該火還是火。
既然都準備要關門了,不清倉大甩賣,還漲價賣,真是讓老顧客寒心啊,下次再也不……
去了。
也不買漲價的大粽子。
我買小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