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男生,小明第一跳就是滿分,跳完出來後一臉奇怪地問班主任:“這線,好像沒有平時跳那麼遠,是不是和他們打過招呼了,讓他們把線畫得近一點。”
班主任嫌棄道:“你怎麼不說是平時,你們體育老師把線畫得遠了。”
小明撓了撓頭,想明白道:“難怪,上回去那邊的平地上跳,我就覺得線遠了,還以為是地的關係,後來一直在那練跳遠,都沒在這跳過。”
我也覺得一直練習的場地有問題,明明我可以跳1米8,但在那卻隻有1米6,不可能啊,沒天理啊。
大家都是這麼想的。
有人好奇,帶了尺子想量,被體育老師罵了一頓給沒收了。
“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練習,彆的不用多想。”
於是每天大家都在拚命練習,最終達到了原先的目標。
但不知不覺中,我們早已超過了當初的那個自己。
這大概就和跑步一直帶著重物,忽然有一天卸下後就能跑得飛快是一個道理。
這個把線畫遠一點的辦法,也不知道是哪個老師想出來的,還挺有用,隻是有人早就知道了真相,不願努力,就像放棄了自己的那個胖子差生,平時跳多少,現在,還不如平時。
小傑在跳的時候,小美在看,本來可以跳滿分的小傑先後兩次都出現了失誤,一次起跳過線,一次被老師托住後背還是摔了下去,均是無效成績。
最後一跳,他開始求穩,隻拿了八分。
在男生中來看,這個成績不算差,因為十分對於男生來說,還是一個很難的挑戰,先前把線畫遠,男生的滿分就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太過遙遠的東西,想要觸手可及,有時候努力了,也會顯得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