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這樣,大家還是覺得另一個默默無聞的男生更應該拿獎狀。
不是要講集體意識嗎?
這個時候,又是教官一個人說了算,獎狀想給誰就給誰。
反正也不重要,大家隻能如此安慰自己。
軍訓也是一個班一個班分開進行的。
我和妹妹不在一個班,隻要我不說,沒人會知道我還有個雙胞胎妹妹。
隻是我知道。
彆人知道也是早晚的事。
讀書無聊,但凡有人知道點八卦總會散播出去,況且,雙胞胎的消息又不是見不得人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征得我們的同意。
被人知道後,隻要有人走來,我就知道他們要問什麼。
“你是不是還有個雙胞胎啊,你是姐姐還是妹妹?”
“姐姐。”
“那你妹妹讀幾年級啊。”他們熱情無比,熱衷於探究彆人的事情。
真是無奈,既然都叫雙胞胎了,那肯定是一樣大的,不然就是叫,同一個父母的兩個孩子。
真想告訴他們,沒話說不必這樣找話說,真的很尷尬。
我被一群人圍著,左看看右看看,局促不安地回答著:“和我一樣。”
下一個問題更令人窒息。
“那她在這個學校嗎?”
“在。”
然後,她們就會發出一片驚呼,我淡定地看著她們,聽她們說著雙胞胎在一個學校的好處。
接下來就是常規問答。
“你們家裡人分得出你們嗎?”
“分得出。”
“你和你妹妹長得很像嗎?”
“還好。”
“你妹妹在哪個班?”
“1班。”
“她成績這麼好啊,那你的成績一定也很好吧,好厲害啊,在一個學校,你們平時也一起看書寫作業的嗎?”
“嗯。”
“兩個都是好學生,你們爸爸媽媽一定很開心吧。”
那可不一定。
我想找空隙離開,麵對她們這種假設性的誇讚,我無話可說。
因為從一開始,我們兩個就在比較中,自己比,也和彆人比。
永遠不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人生中不會有那麼多個並列第一,我們兩個,注定有一個好,一個壞,無論誰好誰壞都不會讓他們滿意的。
他們會催促好的更好,壞的,就和彆人家孩子一樣就行了。
一個簡單的要求。
始終沒有明確的答案。
高中離家遠,如果走路,來回得一個小時。
太費時間了。
還費腳。
新家就在學校附近,過兩個紅綠燈口的事。
本以為念了高中就能住上,錢都拿來交學費了,裝修的事隻能先擱置下來。
如何上學放學,成了最大的難題。
奶奶問了我們新學校的事,知道路途遙遠,讓我們不用擔心,早上可以叫電動三輪車送我們去,晚上放學可以坐著電動三輪車來接我們。
奶奶自己不會開。
“要是我腿腳方便,我就開三輪車來接送你們了。”奶奶說完,又自言自語說,“電動的三輪車學起來應該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