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我出生在九六最新章節!
電動三輪車司機和奶奶提了要漲價的事情,奶奶看在他賺錢不容易的份上答應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把我們兩個安全地送到學校裡,再安全地接回學校。
一趟10塊,變成了一趟20塊,爸爸媽媽問起我們平時坐車上學花多少錢,我們根本不敢如實說出來。
可一趟10塊還是讓他們覺得貴了。
他們決定給我們兩個買自行車,我們提前觀察好騎車上學的學生會把車停在哪裡,看到他們停完車後會上鎖,回去後就提醒老爸順便買兩把鎖。
“你們停一起,一把鎖夠了。”老爸在這方麵扣扣搜搜的,買彩票還是大手大腳。
沒話說。
我和妹妹在一個學校,一個成績好就夠了。
第一次月考不出我所料,不如妹妹,又被說了,還拿小學時候的事來教育我,那個時候,都是我的成績比妹妹好,還拿過妹妹都沒拿到過的三好學生。
小學麼,取得一點成績有什麼好驕傲的。
我自己都知道那不算什麼,他們卻當一回事。
現在也一樣。
化學我不當一回事,他們又口頭嘲笑我連及格都考不到。
明明我的目標是那麼清晰,他們怎麼就不能看到點我的好呢?
除了英語,我所有課的考試成績都比妹妹好一點。
她剛好進了前100,比我多不了幾分,化學比我還差,徹夜長談的時候,我們交流過對此次考試的看法。
最終得出結論,我們兩個都是垃圾。
要是我能在課後多在化學上花點時間,那多浪費玩耍的時間啊!
我準備好混日子了。
努力的事等到分班以後再說。
“上文科班,化學又不用學,考零分都沒關係。”妹妹也覺得老爸老媽小題大做,還打著讓我們兩個報理科的主意,就是看我們數學好就想讓我們學理科。
物理老師是班主任,這物理和數學也差不多,認真學學,到時候拿不了滿分,也可以爭取拿90分以上,現在隻有80多,已經排中等了,座位在最後麵,靠左邊,換了眼鏡看黑板還是看不太清那些小字,可每道物理題目都要寫那麼長一串,寫完了問一遍大家都聽懂沒,記下沒,就擦掉了。
差一點點,每一次都是差一點點要弄明白的時候,講下一題了。
能跟上的,隻有前幾名。
明明課上的進程放慢一點腳步,就會有更多同學更進一步,但老師希望我們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有不懂的,還沒記下的地方,多去問問已經把題目弄清楚的同學。
很多人去問竹竿子。
他是明白了,但他口齒不清,說起題目的解題思路也是東一句西一句的,講完後讓原本差一點就要弄明白的同學變得更迷惑了。
學生會教,還要老師乾嘛?
高一是這種教法,那到了高二,高三也是這樣嗎?
恐怕80多分都要保不住。
至於化學,我這麼討厭這門課,撐死也就混個及格。
還有生物,高一的時候不教,要等分班以後才會教。
感覺沒問題。
畢竟我從小愛看動物世界,對動物很感興趣,生物也包括很多動物吧,但具體如何,是未知。
不過,想學。
而文科就很顯而易見了。
背,背,死記硬背也要把課本上的東西背下來。
這是來自天歌的攻略。
他說思想品德拿到90多分都是因為把教過的內容都背下來了。
現在還好,內容不多,以後要背那麼多本書,曆史要背,地理也要背,想到就頭疼。
一開始我也在猶豫。
但當我明確我很討厭化學後,我就打定主意要選文科了,至少上思想品德課也不會比上化學課還要煎熬。
就算不背,不會,也能胡謅一點。
所以說。
“分班為什麼一定要等到高二呢?”我明白這麼做是想多給學生一點考慮時間。
但如果高一就能選,不是可以早點專注於自己要學的那幾門課嗎?不就有時間慢慢教,慢慢學嗎?
後悔選錯,說的應該是家長。
家長選擇的理由隻有一個,到底是文科成績高,還是理科成績高。
真是學生自己選的話,喜歡最重要,選了文理之後還影響之後上什麼大學。
上什麼大學決定找什麼工作。
不過,理科很好偏要選文科,彆說是家長,老師也得給這個學生拉到理科班去,在老師們的心裡,總歸是更看重一點理科班的學生的,覺得他們相對來說要聰明些,高考成績優秀,給他們長臉。
文科好,卻偏要選理科,那就是不自量力了,老師也會勸這樣的學生去文科班,不希望他們拉低自己班的平均分。
現在,是權衡利弊的階段。
未來的人生,也會有很多這樣選擇的時刻,我們必須儘早適應。
“選對了,上了一所好大學,以後的日子可能會輕鬆很多。”老師提早告訴我們,讓我們把選理科還是文科的事放在心上。
我們完全不當一回事。
對,還是錯,不過是彆人的看法,這不過是一個選擇,就像硬幣的正反麵,將它高高拋起,你能說它落下的時候是正麵更好,還是反麵更好嗎?
砸到人就是不好。
如果你選的是反麵,即便它是正麵,是大家公認好的那一麵,你也不會開心的。
因為對於你來說,就是選錯了答案。
我們的答案早已明了,怎麼輕鬆怎麼來,至於以後的日子,老師說的會輕鬆很多,太像是一句哄人的話了。
窮人上學隻為出人頭地,怎麼可能輕鬆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