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十七章(2 / 2)

佳媳難為 霽微 8479 字 10個月前

人是從申時進去的,直到酉時才出來,梁槐寧緊緊繃著一口氣,待將湯羹端上桌時,她滿意地笑道:“總算沒白辛苦,方才嘗了嘗味道不錯。還好今日廚房熬了豬骨湯,有豬骨湯打底,味道可是沒得說。”

現下便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梨霜和紫錦守在康寧閣的院子裡俱是翹首以盼的模樣,終於待外頭腳步聲臨近時,梨霜笑著快步回到正屋喊了聲:“四奶奶,郎君回來了。”

謝叡珣風塵仆仆而歸,他身形俊朗,嘴角始終噙著恬淡溫和的笑意,梁槐寧特意出來迎接他,謝叡珣望著她一襲雪青色錦緞襦裙,帶子垂下來時飄逸脫塵,容貌嬌豔,笑起來時說是人比花嬌也不為過。

謝叡珣從小到大所見過容貌出眾的女子不少,單說他的長姐謝叡瑜,那位嫁到陽陵侯府八麵玲瓏,長袖善舞的世子夫人便是個大美人,但梁槐寧的美卻是不同的,她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裡,便自然而然散發芳香。

謝叡珣心中微微一動,遂笑著道:“入夜微涼,何不在屋裡候著?”

梁槐寧低眉淺笑道:“郎君辛苦,我出來候一候又有何妨?已經吩咐廚房將晚膳做好了。”

說罷,二人相攜進去,眾人望著背影發覺忽有些歲月靜好的意味在。從前這康寧閣就太冷冷清清了些,隻有郎君一人形單影隻,如今有了奶奶在,便多了許多生活氣息。便說這院子裡移植了許多花花草草,屋前還紮了一架秋千,與從前大是不同。

梁槐寧望著一桌子菜,那道酸筍雞絲湯擺在中間最顯眼的地方,她瞅了茗霧一眼,後者回以了然於心的表情。

望著一桌子菜,謝叡珣的食欲其實不是很大,梁槐寧起身親自給他盛了一碗飯,然後坐下饒是認真地盯著他,頗有幾分期待的意思在其中。

謝叡珣被盯的有些沒反應過來,他微微一怔,然後輕聲反問道:“我臉上可有東西?”

梁槐寧搖了搖頭,意思到自己的反應有些過頭,便憨憨地笑了笑道:“沒有沒有,郎君每日都很辛苦,所以我尋思著更要好好滋補才是。今日吩咐廚房燉了酸筍雞絲湯來,您快些嘗嘗,若是喜歡我讓廚房隔三差五燉一回。”

打從林師傅離開之後,謝叡珣也曾嘗過旁人做的酸筍雞絲湯,卻總沒有從前那個味,遂他也不再吃這菜了。

今日久違瞧見這道羹湯,頗有些怔怔的,謝叡珣不禁笑道:“好。”

湯一入口,梁槐寧心提到了嗓子眼,期待著謝叡珣的反應。

一秒,兩秒,謝叡珣的神情沒有太大變化,連眉頭都沒動一下。他複舀了一湯匙,慢悠悠道:“味道上少了些精髓所在。不過廚房的手藝一向過人,今日這道酸筍雞絲湯卻隻稱得上平平了,日後莫要再做了。”

話落,屋內氣氛忽然變的僵持下來。

梁槐寧聽著這一字一句發自肺腑的大實話,險些被氣的仰倒。好好好,她就是能想到若說是她自己做的,甭管什麼滋味,謝叡珣為著她的麵子都會誇讚她。

可若撒謊說是旁人做的,謝叡珣就不會顧及那麼多了,說的必然都是真話。

都說真話是最難聽的,果不其然。梁槐寧心裡陡然生了些悶氣來,她攥著拳頭,努力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偏生謝叡珣沒瞧出來,文煦一臉苦澀,連他都瞧出來這道酸筍雞絲湯絕對是奶奶親手做的,奶奶這樣用心,卻是換來郎君這一句“日後莫要再做了”,這不是赤裸裸的嫌棄是什麼?

文煦輕輕咳嗽了聲,找補道:“郎君才回來,興許是還未恢複味覺。不如,不如先喝口茶潤一潤,再嘗嘗這雞湯。小的一瞧就覺得這雞湯熬的好,瞧瞧這雞絲,酸筍條的刀工,嘖嘖,真是好極!”

文煦說完,隻見茗霧和新芽都捂起嘴笑了起來,謝叡珣皺著眉頭狐疑地望向文煦,似是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文煦拚命使眼色,謝叡珣更是不明所以。

梁槐寧實在看不下去了,她斂了嘴角的笑意,淡聲道:“郎君若是不喜歡這道酸筍雞絲湯也無妨,手藝不精的東西往後便莫要上了。其餘幾道菜都做的甚好,郎君多吃些。我今日有些乏了,便先進去歇息了,郎君入夜讀書仔細些便著涼了。”

說罷,她款款起身朝內室去,獨留下一臉懵的謝叡珣還不明所以。

文煦瞧見梁槐寧等人進去了,他才垂頭喪氣道:“郎君您有所不知,您方才挑挑揀揀的那道酸筍雞絲湯可是四奶奶今日親手做的。放眼現下,會做膳食的小娘子已經不多了,她今日專門問小的郎君您喜歡什麼,後來又在內院廚房準備了一下午,辛辛苦苦做了這道湯,累死累活換來您這句話,真是不怪四奶奶心裡不舒坦了。”

他知道謝叡珣對膳食一道上要求頗多,就是他吃過太多的美食珍饈,所以眼高於頂。四奶奶做的這道酸筍雞絲湯未必不好,隻是郎君要求太高罷了,因此就顯得有些平平無奇。

謝叡珣這才知道梁槐寧態度的轉變,他愣了愣,遂有些懊悔方才為何脫口而出那樣的話。雖然是無意的,但到底是傷了人的心。

梁槐寧有些悶悶不樂的,沐浴過後也是躺在床榻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到謝叡珣輕聲輕腳進來,他望著梁槐寧的背影,不由得放緩聲音歉疚道:“抱歉,我是真不知道那碗酸筍雞絲湯是你費了這樣多心思做的。我說了不中聽的話,你莫要放在心上。”

半晌,梁槐寧將眼睛睜開,其實她也不知道她這樣是不是有些矯情,可是心底仍有些不痛快,她悶聲道:“郎君也隻是說實話罷了,實話都是不中聽的。我原以為我的庖廚手藝雖然算不上頂頂好,但也是中上的,今日郎君這番話是清楚讓我知道我的能力水準了。”

謝叡珣愈發想要找補,卻越說越錯,他不由得帶了些哄的意味在裡頭道:“好了好了,都是我的不是。你今日做的羹湯其實很好,是我自己素日挑剔,文煦他們都讚不絕口。你莫要覺著生氣,氣壞身子可不好。”

“若你心裡不舒坦,不如罵出來好,痛痛快快的。”

梁槐寧聽他這樣說,心裡熨帖了許多。她知道其實謝叡珣說實話沒什麼錯,她的技藝的確需要提升,她怨不著謝叡珣。

遂她笑了笑低低道:“郎君當我是什麼孩子麼?還這般哄著勸著,我隻是方才聽那話心裡有些失落。原是想著投桃報李,沒成想還是搞砸了。罷了罷了。”

謝叡珣聽著她的心思,一時心裡感動,麵上愈發道:“夫妻本是一體,何來投桃報李之說?你遠嫁而來十分不易,我也是擔憂素日你會無趣,也想讓你覺著鬆快些,快些融入京兆。”

梁槐寧笑著道:“我知道郎君的意思,可是夫妻一體這話沒錯。但若是一方不停地付出,另一方接受這好意,久而久之便會覺得是理所當然。”

她話說的不錯,謝叡珣聽著頷首。此事便去算是翻篇了,但是第二日梁槐寧卻收到了京兆積珍樓掌櫃送來的東西,時下京兆很流行外送,不僅是吃食,有些珍貴的首飾珠寶也會派人送到府裡。

因為敬國公府地位尊崇,積珍樓掌櫃便親自來了,是謝叡珣定下的一副用羊脂白玉做的頭麵,他料想梁槐寧不喜金銀,反而是玉質首飾戴的更多,於是便替她定下了一副。

這接二連三的驚喜,雖然謝叡珣話裡是昨夜的補償,可是無功不受祿,梁槐寧愈發覺著不好意思。

後來在秦媽媽的建議下,她親手為謝叡珣做了一雙緞靴,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時間一晃便到了敬國公府大姑奶奶謝叡瑜回門的日子,早前就遞了消息回來,後院女眷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