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阿木爾的說法,這批財物最少價值十萬兩白銀。
不過謝餘看了看那些東西,什麼布料、鐵鍋、各種農具等等,生活用品占了一大半!
謝餘估計這些東西也就放在瓦剌那邊值點錢,但要說值個十萬兩白銀,也夠嗆!
所以再貼補他們十萬兩真金白銀,應該可以填飽阿木爾的胃口了。
當然了,填不飽也跟謝餘沒關係了。
他隻需要解決了“應發委”的危機就行了。
送彆了雨小將軍,謝餘和白曉楠也回白石寨了。
度過了這次的危機,明顯可見寨子裡的人,臉上都有輕鬆之色。
就連李大牛他們,做工的效率,也大不如之前了。
當然了,謝餘也沒有指責大家什麼。
畢竟再緊的弦都有該放鬆的時候。
謝餘找外公周越了解了一下,最近寨子的物資儲備情況。
現在寨子裡六百二十多人。
把肉類折算,平均每人每日消耗口糧三斤。
一天就是一千八百多斤。
合耗白銀十三兩多。
而這段時間謝餘弄了多少銀子呢?
從謝家前後兩次弄了七千多兩,扣除開會所兩千兩的花銷,還剩五千多兩。
之後從雲鷹寨先後敲出來三萬八千兩,應發委會員費兩千多兩,還有賣弓箭的錢,零零總總加在一起,還結餘五萬一千多兩!
五萬多兩白銀……足夠寨子裡的人,躺平十年了!
當然了,前提是物價不會產生大的波動。
謝餘對此保持著審慎的態度。
就連謝餘的老爹謝瑾,也建議謝餘有時間,把銀票兌換成金銀一類的硬通貨或者其他實用的物資。
謝員外當了一輩子的地主,太明白這銀票遇到戰亂時,就跟白紙一樣的道理了。
謝餘接納了父親的建議。
第二天謝餘帶上銀票,和白曉楠一起下山了。
應州城的銀號比塔縣的大。
兌換白銀相對方便一些。
而且雲鷹寨的事情解決了,謝餘也想找於華重新聯係這些商戶們,告訴大家可以交保護費……不對,是服務費了。
到了於華家,結果下人告訴謝餘,於華和小姐於文君都不在家。
倆人去於家的某個客棧聽曲去了。
於是謝餘又來到了那個客棧。
客棧裡很熱鬨,各個桌子周圍都坐滿了人。
有些人沒桌子坐,直接站在了客棧的各個角落裡。
客棧的正北位置,搭了一個戲台。
有人正在上邊唱戲。
不過那唱的內容,謝餘聽不懂。隻感覺和他上一世聽的京劇有很大的差彆。
那是用棗木打拍子演唱,而其他樂手演奏的樂器也是琳琅滿目。
整個場麵顯得雜亂無比。
但即便是這樣,整個客棧內的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謝餘掃視一圈,看到了於華和於文君二人。
他們坐在客棧二樓的一個雅間內,此時正透過雅間的窗戶,看著戲台上的表演。
不過於文君顯然對這種表演不太感興趣。
她在觀看表演的時候,也在百無聊賴地打量著四周。
所以當她看到謝餘的身影出現在客棧後,於文君也是激動的起身,衝著下邊的謝餘揮手:“謝哥哥!”
於文君這一聲喊,直接把全場的目光引到了謝餘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