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後來和平了幾十年,很多人都認為種花家的這套戰術理論言過其實!甚至很多人取笑種花家軍伍中,那華而不實、一味強調隊型隊列的日常訓練方式,是嘩眾取寵的表演!
但後來非洲某小國的軍校留學生,帶著這套戰術理論回到本國,並帶領本國起義軍,把正規軍打得丟盔棄甲時,彆人才認識到,種花家的戰術理論有多牛逼!
儘管謝餘還不能把建設現代軍隊的那套理論完全照搬過來!
但挑挑揀揀的拿出來一些用,對這個時代的大雍軍來說,仍舊是跨越鴻溝般的超越。
謝餘已經和六子這些人上過很多的“課”了。
所以很多話,不需要謝餘解釋太多,六子陳忠這些人自己就能領悟。
於是六子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就是給這些人上“思想政治”課。
而謝餘也開始對這一千五百人的隊伍,進行重新編製!
一千五百人分成了五支隊伍,每支隊伍三百人。
這三百人為一連,首領為連正和連指導!
其中連指導負責政工,不負責作戰指揮與軍事訓練。
但在關鍵時候,也要能頂替連正的工作!
之前從應州投奔過來的十位大當家,暫時成為這五支隊伍的首領。
誰是連正誰是連指導,謝餘也一並安排好了。
對謝餘的安排,大家當然不會有意見。
而白石寨的一百位“老人”仍舊保持原有的編製,六子任連正,陳忠為連指導。
這支隊伍,謝餘稱之為尖刀連!
裝備方麵,謝餘離開的這半年時間裡,陳忠始終不曾放鬆對諸位工匠們的要求。
因此這複合弓的數量,完全可以滿足人手一把的需求。
倒是那箭矢相對來說有些少了。
但是孫家莊那兩千多老人婦女,就是寨子的生產力。
而且前段時間,陳忠頻繁采購各種原材料,寨子裡目前製作箭矢的材料是不缺的。
技術總監宋長庚把大家召集過來,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配重箭的製作過程,很快這箭矢的產量就提上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謝餘給六子、陳忠、雷虎、晁榮等人集中開小灶,給他們講解最先進的戰爭理論和戰術問題。
而在教授大家的時候,卓卿也經常的跟著旁聽。
白曉楠對此非常不爽,她表示卓卿狼子野心,肯定是想著學會了謝餘的戰術理論,回去以後教給瓦剌人,然後讓瓦剌人打大雍。
謝餘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唯獨卓卿,聽了白曉楠的話後,挺著高聳的胸膛笑道:“怕我回去的話,就讓謝餘娶了我呀!娶了我,我一輩子跟著他,哪兒都不去!那你擔心的事情,自然就不會發生了!”
對這種“不要臉”的女人,白曉楠還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她有心拉上於文君一起找機會收拾卓卿,可於文君根本就不關心這種事。
她隻關心謝餘“耕田”賣不賣力,自己什麼時候能懷上孩子。
最後白曉楠也隻能把一肚子邪火往謝餘的身上撒。
於是謝餘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隻能給大家上“理論課”,不能實操。
非不願、實不能也!
對此雲秀這個把自己定位為“小姨子”的妮子,也是隔三岔五的取笑謝餘。
謝餘也隻能嘴硬道:“你當你師姐和文君姐能好到哪兒去?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而在給大家上課的過程中,謝餘竟意外發現了一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