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了白曉楠幾句,謝餘也是趕緊跑去找技術總監宋長庚,聊發明去了。
這段時間,謝餘沒有再引導宋長庚去發明更厲害的武器,尤其是火藥類的東西。
他讓宋長庚把研發的重點,放在了改善民生上。比如水車、橡膠類的輪胎、改良傳動軸、鐵製生活用品等等。
這些東西發明出來後,大大方便了寨子裡大家的生活。
而寨子裡的武器,到目前為止還是隻有複合弩與複合弓這兩種超時代的東西。
但以前白石寨的兩位技術總監回來後,他們湊在一起搗鼓搗鼓,竟然搞出了連弩。
那連弩的威力比複合弩小不少。但勝在能連射三發!
倘若是弓箭手隊伍,被敵人逼近了,這連弩的作戰優勢便能體現出來了。
孫益明和劉大山帶著連弩樣品找謝餘邀功的時候,反而被謝餘批了一通不務正業。
“武器這東西,夠用就行了。你們現在的工作重點,是跟著宋長庚搗鼓民生類的創造!明白嗎?”
謝餘又和二人說了一番關於勤勉、謙遜的話。這也算是打一棒子給一甜棗了。
倆人的命都是謝餘救的,他們當然不敢質疑謝餘的任何安排。
但他們不明白,謝餘所謂的“夠用”,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標準。
之前在白石寨的時候,謝餘把那滑膛炮都弄出來了,結果還覺得不夠保險。
如今這白王寨的底子這麼好,卻隻是弄了兩種武器,就不再發展了。
滑膛炮呢?不弄了?
不解歸不解,可謝餘的命令,倆人還是聽的。
最後他們把那連弩的樣品留下,然後乖乖的按照謝餘要求,找宋長庚探討如何對生活用品加以改造了。
謝餘看了看手上的連弩,隨手就扔到了庫房裡。
說是改善民生,但隻有謝餘知道,一旦寨子進入戰備狀態,那很多民生類的發明創造,稍加改造,就能變成戰爭利器!
隻不過彆人看不出來罷了。
……
三日後,謝餘等人出發錢塘。
此番隊伍陣容不小。除了謝餘、白曉楠、於文君等人,隨行的還有於家一直負責照顧於文君的一些下人。
而到了甫城接上太子後,這隨行的隊伍變得更加龐大了。
林林總總加一起,竟然已超百人。
錢塘在甫城東南。
謝餘計劃走水路。
雖說水路慢一些,但省力氣。
一行人在碼頭,包了三艘大船,最後浩浩蕩蕩往東南方向駛去。
運河水流不急,再加上船大,坐在上麵倒是感覺不到太大顛簸。
可是船上大多數都是北方人,平日裡彆說是坐船了,就是下水都沒幾次。
因此船行不過半日,一行人吐了一多半。
晚上停船靠岸吃飯的時候,這些人一個個臉色慘白,真跟水鬼上岸了一樣。
這其中最慘的,當屬於文君。
她一個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什麼時候受過這個罪。
最後吃飯的時候,沒胃口的於文君隻能靠在謝餘的懷裡,讓謝餘喂些湯喝。
一想到還要再坐二十天的船才能到錢塘,於文君死的心都有了。
“適應適應,過兩天就好了!”
謝餘安慰道。
結果過了兩天,彆人都好得差不多了,唯獨於文君還是動不動就吐。
謝餘頓時挑了挑眉頭,然後問道:“你的天癸……這個月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