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荷,你是想到好點子了?”李娘子笑著問道。
“嗯。”羅清荷點了點頭,“李娘子,我能不能借用你這的筆墨紙硯一用?”
“當然了,你儘管用,正好墨都有現成磨好的。”李娘子也有些好奇,畢竟眼前的這個十歲模樣的小姑娘已經給了自己三次驚喜了,第一次街上聽到她和田翠竹的談話,然後在鋪子裡見了兩麵,結果每一次都有驚喜,真是厲害啊。
羅清荷挑選了一隻筆頭較小的毛筆,沾了墨,然後在紙上畫了起來,畫得很快,因為畫得是羅清荷爛熟於心的旗袍。
上輩子因著老師王倩的緣故,羅清荷跟著學做了旗袍,也是為了把旗袍做得更好,從而學了裁剪、縫合、刺繡、盤扣、各種樣式美觀的繩結……之後羅清荷就能獨自做旗袍了,還做了不少,顏色不同,樣式不同,刺繡不同……
李娘子看著羅清荷畫完的圖,對其上的衣服,第一印象就是端莊,明明是沒有衣袖,也遮不住腿的,可感覺如果姑娘家、婦人家穿了就是端莊大方的樣子。
“倒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衣裳,瞧著很端莊大方。”李娘子說出了心中所想。
羅清荷讚賞的看了李娘子,對事物的評價很一針見血。
“李娘子說得不錯。”羅清荷肯定道,“其實青樓裡的女子穿這樣的衣服,更吸引人。”
“青樓裡的女子,在世人的眼裡本就是風塵、煙花味兒濃厚之人,穿這樣的衣裳,說句難聽的,本就是相配的。”羅清荷指著之前那副輕紗的圖說道。
“而往往這樣的女子帶著的青樓,沒有什麼特色,掩埋於萬千青樓中,名不見經傳。”羅清荷說道。
“但如果青樓裡的姑娘穿上了這樣的服飾。”羅清荷指著自己畫的旗袍說道,“味道就不同了。”
“但說句實話,東西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氣質出眾,特彆是有些小文采的姑娘穿上,給人的感覺又不一樣了,人要衣裳裝點,衣裳也需要人襯托。”
“不過也不是說沒有文采的人不能穿,我畫的衣裳,我叫它旗袍,這個隻是我畫得其中一個樣式,它可以是其它樣式的,不同氣質的人能穿不同樣式的旗袍,穿上後味道也各不相同。”
“當然定製就更好了,畢竟每個人的身量都不相同。”羅清荷說道。
見沒人回應,羅清荷抬頭看去,隻見李娘子滿眼的震驚,不可思議的看著自己。
羅清荷眨巴幾下眼睛,李娘子回神了。
“清荷啊,如果不是看你才這般大小,我都懷疑我是在聽比我年長的人說話了。”李娘子失笑道。
羅清荷笑了笑,“我很喜歡女紅,在這些方麵上,我可能有自己的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