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日遊·下(1 / 2)

穿成土匪搞基建 妄彆管 3612 字 10個月前

《穿成土匪搞基建》全本免費閱讀 []

南境多山,不少農田都在山間開墾,幸而山間山泉不斷,不然澆灌之事便是難比登天,時下常有村子為河中一點吃水搶的頭破血流,積怨難消。

二人步至小溪,秦綏之的目光落在小巧的水車上,“為何不以水車套磨盤?”

水力磨坊這東西在前朝便有了,到了本朝臨水建水力磨坊已不罕見,不過水車這東西,看著不難造,但沒點底子的木工師傅還真做不好。

“北麵多食麥,磨坊自然用的多,南麵食稻,比之磨坊,更多用土礱和風車,尋常若要磨豆子,也有牲畜兼顧。”水力磨坊好用肯定是好用,隻是那也得用的多才方便,單黑熊寨,平日用到磨盤的地方實在少,例如今早的豆漿,和冬日常做的豆腐,已經是磨盤九成用處。

且都在寨子就能做成,若是運到此地磨了再搬回去,不若就在寨子一道磨了,來的更方便些。

秦綏之點頭,這倒是他相差了,南稻北麥,天時地候不同,不磨麥水力磨坊的用途的確減了大半,“稻的產量如何?”

北方的麥若是上等田,加之耕作者勤勉,可達四石左右,但若是下等田,一石也是有的,南稻吃水,若非南方本就水網密布,怕也種不好稻。

“畝產約四石。”在沒有化肥的時代,地力總歸有極限,想想最初他所見田中稻產,不過一石三鬥左右,能做到一季稻便畝產四石,多是江南一片的肥田,再多也是便是沒有了。

“如何做到的?”秦綏之非不通農事,甚至因為學管家之故,時常去莊子,對農事了解比起書中記載更細致,祁州被評為下州,蓋因畝產不豐人口也少,每年稅收自然也是極少的,黑熊寨更是處於山中,地力貧瘠幾乎可預見,周肆卻說此地糧食可達四石便是江南怕也不過如此。

“提升地力無非是漚肥輪作,《齊民要術》中記載的漚肥之法未在南境傳開,如今南境許多百姓漚肥還是用從前老法,使其肥力浪費。”

至於其他的,像是新引進的棉花,棉籽也是有大用處的,棉籽不光可榨油,棉籽餅同豆餅、菜籽餅這些取用過後的殘渣都能增肥地力,雞鴨糞甚至連淘米水都是很好的肥料,磷和氮是肥田的必勝之法。

從前南境百姓大約也從祖輩那裡積累過一些糞肥肥地之法,隻大多不成體係。

輪作更不必說,實則多代先祖下來,也知一地隻種一種農物耗損地力,便是上田不過幾年也貧瘠如下田一般,隻是輪作的東西卻極為謹慎,若有餘力的人家,更多是休耕。

四年輪作法,是極省力減少蟲害,增強地力的法子,隻是輪作作物都須得搭配著來,若沒有多年經驗試驗得出結論,旁的農戶是不敢嘗試的。

便是他在提出漚肥之法使得當年畝產提高,說起輪作也叫寨子裡的農戶遲疑,還是他爹最後拍板試一試,輪作又非是不作,隻是記著哪些田哪年要種什麼作物,麻煩些罷了,試試總沒有壞處。

不過三年時間,農人親眼見到田地裡蟲害減少,甚至每畝田產量不減反增,此後他再提套種間作,自沒人拒絕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