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工地(2 / 2)

穿成土匪搞基建 妄彆管 3354 字 10個月前

這話他給他渾家也說了,他渾家這幾日夜裡都趕著織布,說是練一練,到時候能叫人選上進織坊,一家人再不說餓肚子。

“如此就好,可惜我渾家手藝不成,織布都織的糙,怕是人家瞧不上。”有那手巧的娘子郎君,便也有不擅長此道的,整個橋頭縣彆看著人少,真要算,要去織坊的絕不算少,若是織布繡花不好,人家織坊憑啥要你?所以不光他愁,他渾家也愁。

“哪的話,這織坊可不止找織布的娘子郎君,棉花你曉得麼?”有那紅葉村的漢子消息靈活,且村子裡都種了好幾茬棉花,對將棉花織布的事再曉得不過。

“自然曉得,我嶽家是鄉裡人,聽聞去年幾個村種棉花都掙了錢,今年一狠心,將家裡所有的地都給種了棉花,隻怕要賣不少,到時候我和渾家還得去幫忙。”說起棉花這樣的新鮮事,或許一年前還有那悶頭不曉事的漢子沒聽過,到了今年,隻要是橋頭縣的人家,再沒說不知道的。

“什麼?都種棉花?不種糧食吃什麼?秋稅怎麼辦?你嶽家糊塗啊。”旁邊聽一耳朵的漢子眼睛都瞪大了,棉花他家也種,不過劃了幾畝地,其餘還給種糧食。

農戶人家一年吃糧都靠地裡,還得記掛著給秋稅,那可是要實實在在的糧食,給錢都不成,這會聽人說竟然有人冒險全種了棉花,可不是要說一句糊塗。

“我原也是這般說,但瞧著眼下織坊建起來,棉花哪裡有吃不下的,糧食麼,賣了棉花再去買些回來便是,至於秋稅,到底是給朝廷繳還是給州府裡的貪官繳,誰說的準,左右我嶽家說,今年十幾個村都說好了是不準備繳秋稅了。”

謔,一聽不給官府衙門繳稅,幾個坐一堆的漢子個個都被嚇的變了臉色。

“這如何使得,萬一衙門的人過來,豈不是豈不是”

“豈不是什麼,咱們橋頭縣衙門就那幾個兵,能成什麼事。”方才透露消息的漢子本隻打算說棉花的事,哪裡想那漢子竟是個嘴上沒把門的,不繳稅可不敢當眾議論,趕忙說回棉花,“曉得棉花就好,這棉花要織布,跟咱們的葛麻織布還有些差彆,其一就得去棉籽和棉花裡的雜質,其二紡線倒是與麻線一樣,得用紡機,這些都得用人,到時候叫你渾家早些去,隻管說做這些活計,也都是要的。”

“當真,那我今個兒回去得和渾家說一說。”另一個漢子聽了這話,麵上喜笑顏開,而其餘漢子呢,嘴上不說,心頭肯定也想著回去和渾家說一說,這織坊光是修建就給他們這些做粗工的漢子如此好的待遇,換成家中娘子郎君,便是給不到三十文,也比在家忙活一通,一個子沒有的好。

工地上糙漢子們合計也陸陸續續傳到徐大頭的耳朵裡,曉得織坊是不愁人來的,唯一愁的便是原料,而今改良的水力紡紗,那是可以日夜不休的織布,且與普通織機不同,光是紡紗的錠子便有三十二枚,聽說那工匠師傅還在研究能不能更多呢。

尋常單錠的紡機,一日隻能紡二到五兩紗,紡麻要多些,五錠的紡機約能一日紡兩斤左右,現下換作水力紡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