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堂是一家出版社,麾下有好幾個雜誌和報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期刊《文藝時代》,雖然它並不是最賺錢的那個。
照理來說,麵相全社會征稿,負責對外篩稿的編輯,工作量應該很大才對。
實際上負責這方麵事務的川口編輯和清水編輯挺清閒的。
無論是實體手寫的信件稿,還是郵件發送的電子稿,兩人收到的投遞並不多。
就好像,大和國的人對寫作這種事情完全沒什麼興趣一樣。
川口一邊翻看著郵箱裡的郵件,將廣告之類的垃圾都刪掉,一邊問旁邊在整理書信稿的清水編輯:“有合適的投稿嗎今天?”
清水一臉暴躁:“沒有!真是的,這些作者投稿之前不調查一下的嗎?我們出版社不接輕投稿!還要好聲好氣的給寫回信。”
“也許他們隻是廣撒網?我們出版社還是有些名氣的。沒辦法,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來錢又快,往這方麵發展的門檻比較低。”川口出言安撫火大的同事。
清水聽了這話,也隻能無奈的歎了口氣:“這倒是,反正近現代文學落寞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川口倒是很知足常樂:“你的要求不要太高啊,有人願意拿起筆寫些東西已經是件很不錯的事情了。”
“……那些用小學生文筆寫出來的東西也太毫無邏輯了,它們是對我的傷害!”清水在這方麵意外很堅持。
說完後過了很久,清水都沒聽到川口的回應,不禁好奇扭過頭去看他到底怎麼了。
卻見川口編輯正盯著一封郵件入神。
是看到了好作品的樣子。
清水湊過去一起看向電腦屏幕,映入眼簾的正是《半塊漢堡》這幾個字。
“清水,我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正經又精彩的作品了~”川口感慨了一句。
清水緊跟著看了個開頭,亦露出一絲笑意:“文筆相當不錯,潛力很高。”
是的,潛力很高,說明這個名為‘一茶’的作者尚有些不足,文中有幾處用語略顯稚嫩。
但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文辭修飾,尤其是核心思想,這篇《半塊漢堡》都是上上之選。
用語習慣可以培養,文辭修飾能夠訓練,但其他方麵卻是要看個人天賦的。
兩個編輯閱文無數,自身文學素養相當不錯,自然能看得出一茶在寫作方麵的頂尖天賦。
川口編輯站起身來,將這篇《半塊漢堡》打印出來,然後拿著走向《文藝時代》的總編辦公室。
《文藝時代》作為純文學性的期刊,在文學界可以說是獨占鼇頭,名氣很大。
他們有一批固定的約稿作者,大多數稿件都是來自於諸如大學教授、文學作者等高級知識分子。
雖然也會接受社會投稿,但很少會采納,因為這類稿件的質量一向參差不齊,水平很難有保障。
川口擔任編輯這麼久,初檢分類了那麼多稿件,向《文藝時代》推薦作品的次數屈指可數。
但他堅定的認為,這一次,他挖到了一顆尚未雕琢的鑽石。
++++++++++++++++++++++
稿件投出去之後,中也一直憂心忡忡的,他有些擔心萬一作品不被采納,會打擊到一茶。
反倒是一茶自己毫不上心。
作品寫完後還有他這個作者什麼事兒嘛?剩下的不都是編輯的活兒麼~
什麼,下個作品?
才寫完一篇的,哪有那麼快就寫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