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去東方,去泰山,尋找樊王!”
“就說,平原遲昭平,願意做他手下的‘巨人’!”
魏地元城縣(山東冠縣)往東四多百裡外,便是泰山。
此時此刻,遲昭平口中的“樊王”,卻是一副極儘草根的形象,樊崇有一頭亂糟糟的頭發,虯須讓他臉顯得很大,靠在虎皮的石榻上胡坐。
樊崇一隻手高高抬起,捉著腋下的虱子,它們最愛在頭皮和下麵寄生,尤其是冬天長期不洗澡的情況下,樊崇隨手就是一隻,一掐後噗呲作響,絲毫不在意形象,他幾十年都是這麼過來的。
聽到抓來的王師斥候戰戰兢兢稱他為樊王,不由哈哈大笑。
然後便臉色一板:“推下去砍了!”
“乃公最煩彆人胡亂編排我身世。”
樊崇是苦出生,受夠了被人踩在身上踐踏的日子,如今翻身成了天下知名的大盜渠帥後,竟沒有像陳、吳那樣,也來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反倒要求手下和他一樣,依然保持草根的稱謂。
樊崇自稱“三老”,他手下的乾將琅邪人逄安、東海人徐宣等是號為“從事”,再往下則是卒史,都是鄉下人所知的鄉吏之名,至於平素的泛稱,則是“巨人”。
所以樊崇喜歡彆人叫他樊巨人、樊三老,親切!
雖然隊伍已經壯大到了數萬人,可依然沒有繁文縟節,隻規定**者死,傷人者償創以言辭為約束,無文書、旌旗、部曲、號令。
可就是這樣一支看似鬆散的隊伍,在樊崇帶領下卻戰鬥力極強,從琅琊打到泰山,成了氣候,重創郡兵,吸引了朝廷派遣將軍景尚來擊。
隨著開春,景尚開始聚攏數萬大軍,從西邊的東平向泰山靠攏,景尚自將一路,兗州牧為一路,青州牧又為一路。
樊崇就這樣糊了一手赭泥,一點點抹在自己眉毛上,造就了一對誇張的赤眉。
泰山賊眾有樣學樣,都跟樊崇一般,蘸著泥漿,相互幫忙,將其抹到了眉毛上,相互看後,都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帶著簡陋的武器,唱著齊魯之地的歌謠,隨樊崇去與官軍決戰!
漢軍在向宛城進軍的時候,途經小長安,遭遇新朝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統率的大軍,適逢大霧,漢軍不及新軍熟悉地形,竟是铩羽大敗,最後被迫退守棘陽。
這一仗,
不僅潘氏、王氏、劉元等人遇害,就連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