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宋朝:靖康之恥(2 / 2)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3429 字 10個月前

金國侵宋至中山府時,受到宋駐守中山府官兵的頑強抵抗,於是,金軍繞過中山府接近黃河,黃河北岸州防守的士兵一聽金兵來了,倉卒奔逃,不戰自潰。

道君皇帝還是沒什麼心思指揮兵馬抗擊金軍的,他現在想的隻有如何逃跑,逃到安全的地方去,繼續做他的安樂皇帝。

而他要做安樂皇帝,就必須依靠蔡京、童貫**,他需要蔡京的理財、政務手段,需要童貫的軍馬支持。

道君皇帝受李綱之言,禪讓給太子趙桓,李綱、宗澤等人則是仰天長歎道:“忠奸不辨,**不遠矣。”

宋徽宗宣布退位,由皇太子趙桓即皇帝位。

趙桓後廟號為欽宗,故史稱其為宋欽宗。

宋欽宗即位後,改明年元為靖康元年,根據徽宗的旨意,尊徽宗為教主道君皇帝,尊為太上皇,居龍德宮。

時光匆匆,很快過了歲日,便來到了靖康元年正月初三日上。

壞消息接二連三傳來,金軍東路軍已經兵渡黃河,一路上宋軍毫無抵抗能力,實際上朝廷也沒有派出什麼兵馬前去抵抗,道君皇帝、蔡京、童貫等人聽說金兵已經渡過黃河,都是驚慌失措,道君皇帝決定連夜向南逃竄,而蔡京、童貫等奸臣則決定追隨道君皇帝。

道君皇帝讓位出逃的消息傳到山東路來,張叔夜更是一夜之間蒼老了十多歲,隨著他對道君皇帝的徹底失望,他對大宋的希冀最後全都放在了新繼位的宋欽宗身上。

宋欽宗當即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兼東京留守,想讓李綱為他守東京,而自己逃往陝西避敵。李綱流著淚拚死清求,宋欽宗才答應不去陝西,留在東京。

李綱怕這位新君又要逃跑,於是召集百官、將士,當眾宣布說,皇上主意已定,再有人敢說離開都城出走的,一律斬首。

宋欽宗又加封李綱為親征行營使,全麵負責都城開封的防務。

李綱臨危受命,當即組織軍民全力備戰。

當晚,金兵即以火船數十艘順汴河而下,進攻西水門。

李綱親自臨陣,以二千名精銳步軍布列城下,用長鉤鉤敵船,投石擊船。

又在河上放上杈木,擋住敵船前進,把蔡京家花園的假山石運來堵住西水門門道,防止敵船進入城內。

經過一晝夜苦戰擊退了金兵的進攻。

宋欽宗見得金軍勢大,軟弱的一麵又暴露出來,他雖然一麵任命李綱為親征行營使,負責防務,一麵卻派遣鄭望之等去金營求和。

李綱堅決反對割地,宋欽宗又驚又

怒,當即傳召李綱入宮問話。李綱坦然無懼,自入宮陛見。

李綱方才**了,宋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