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宗陽的確沒有從連日來的殺戮中得到任何輕功身法類的秘籍,但他在自己還是殺手“蓬鷗”的時候,是本來就會一些移動手段的。因此,楚宗陽的逃逸速度並不慢,雖達不到林鶴的“淩雲霄”的程度,但比肩項青燕這等輕功高手還是綽綽有餘的。
“逃跑嘛,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應對,不過把後背暴露給對手可不行啊。”
杜濁氣定神閒的在楚宗陽身後緊緊跟著,說話之暇甚至還有餘力輕揚單掌:“年輕人,咱家順手送你個小教訓。”
一個完全可視化的掌形虛影從杜濁的手上疾飛脫出,精準地如同擁有激光製導一般,向著楚宗陽的後背轟殺而去。
這才是真正的內力外放與內力化形,那掌影仿佛凝如實質,與普通的揮拳進攻彆無二致,絕不會因為與空氣的摩擦而損失掉威能。
這一記“韋陀伏魔掌”是一門地道的禪宗武學,講究剛強正氣、勇毅丹心。杜濁以太監這個身份學習此武功,多少有些違和與“人功不匹配”。如果換一個與杜濁同等級的高僧禪師來上這麼一掌,那威力恐怕隻會更加可怖。顯然,以杜濁的眼光來看,自己選用這個自帶debuff的招式,無疑是在放水的。
但哪怕是杜濁口中的“小教訓”,那也不是尋常武者能接下來的。這個由杜濁使出的弱化版本的韋陀伏魔掌,能硬抗、能對掌這一擊的人,整個大明的武林裡找不出五個來。
杜濁在攻擊前早已預算好了對方的行動軌跡,因此無法被完全閃躲,楚宗陽隻能在硬抗與對掌這兩項中選擇一個。隻見他收刀回鞘,半空中擰身後旋,在無處借力、下盤不穩的情況下向著那掌影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他選擇了對掌。
“勇氣可嘉,不知這招是降龍十八掌呢,還是龍虎開碑掌呢?”
都不是。
楚宗陽壓根沒有調動內力,使出任何掌法或拳法。他的左手隻是在迎上掌影的那一刹那,打出一記消力,卸掉了韋陀伏魔掌的部分力量,保證左臂不受嚴重傷害。而剩餘未被散去的力道,則被楚宗陽化為己用,形成一股新的推力把他大力向前送了送,與杜濁之間的距離成功拉開了一些。
“哦?有點小聰明,龍虎開碑掌裡的擒拿式,運用的不錯。”
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杜濁不以為意,下一秒他就略施輕功,彌補了才拉開的身位差距,死死咬在楚宗陽身後二十米左右的位置上,不多也不少。“再來試試這一招。”
這一回杜濁施展的是劍道招式,他根本無需佩劍拔劍,隻是伸出右手食指對著楚宗陽的後背心遠遠一點,就算這輪攻擊完成了。
然後,楚宗陽就中招了。
與韋陀伏魔掌不同,這記“拈花指”從發生、移動、再到擊中楚宗陽,這一連串過程都是無聲的與不可視的。如果不是楚宗陽的左肩驟然一疼,肩膀上莫名多出一個深可見骨的血洞,他甚至察覺不到杜濁的第二次出手。
“拈花指這門功夫,的確是劍道的武功,但它的開創者在領悟之時多有借鑒暗器類的典籍,因此拈花指融合了多種獨屬於後者的特點,比如輕、快、不易被發現等等。除了殺傷力小點兒外,這門武功幾乎沒有什麼缺陷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杜濁自顧自的在進行解說,他那唯一的聽眾楚宗陽其實是聽到了的,但後者並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破局,隻能暫時先蒙頭疾跑,以待生變。
“死太監倒是沒唬人,剛剛那一招造成的隻是皮肉外傷,沒有傷及肩胛骨。”
“目前看來,杜濁的輕功應該遠勝於我,現在隻是抱著戲耍之心才沒下死手,但他的興致還能存在多久呢?”
“跑,大概率是跑不掉的,應該考慮殊死一搏了……”
前邊的楚宗陽還在進行背水一戰的心理建設,後麵墜著的杜濁已經開始換新招了:“小子,你之前衝咱家吐了三顆牙,弄臟了咱家的衣服這事兒,現在可以算算了。”
“下麵這三招,你好好嘗嘗。”
杜濁同時施展出三種全然沒有任何關聯的蓋世級神功來:拳法“叢生萬花拳”、腿法“腳摘鋒鏑”與音道招數“震耳欲聾”。
與其說“叢生萬花拳”是一記拳法,不如說它是一套拳法更為妥當。因為招如其名,此拳法運用時如繁花開放,拳影拳像層層疊疊、拳軌拳跡密不可辨,效果跟路飛的橡膠機關槍似的,彆說打人了,拆棟樓都夠了。
“震耳欲聾”所屬於一本名為《天地宏音訣》的武林秘籍,而後者正是脫胎於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功夫“獅吼功”,震耳欲聾隻是這本書中記載的其中一記招式。杜濁使用這招時,沒有挺胸抬頭、闊氣胸膛發出咆哮,隻是低低的喊了一聲:“呔!”
至於那“腳摘鋒鏑”嘛,好說,架空古代異世界版本的嵐腳是也。
雖然這三招,杜濁是同時甩出去的,但第一個作用於楚宗陽的,還得是那音道奇技“震耳欲聾”。畢竟拳影和斬擊飛的再快,也不可能追得上音速。
哪怕間隔了二十米,身後杜濁那一聲音量並不高,隻可稱作是低吟的“呔!”,也是清清楚楚的鑽進了楚宗陽的耳朵裡,並且憑空提升了許多分貝,宛如近在咫尺、附耳暴嗬一般。
楚宗陽是第一次碰上這種玄級的武功,此前毫無應對經驗,因此不可避免的中招了——他結結實實的吃下了這一記音波攻擊,腦仁被震得嗡嗡作響,神經中樞的調度都慢上了一拍。這就導致了一個非常致命的結果——楚宗陽在腿軟之下,下意識的打了個趔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