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方荷跟丈夫盛紹元請了個媒婆,備了訂親禮和訂親婚書,要去鎮上董家提親。同行的有要回鎮上學府的盛堯和盛岩,還有要去賣野鴨蛋的盛雪。
龍井村的人一見劉媒婆,立刻湊了上來,“劉大姐今兒怎麼來我們村兒了?”
劉媒婆從來臉上都是掛著笑的,“你們村喜事多,我可不得日日都來。”
多會說話,龍井村人聽著心裡可舒服了。
“那感情好,大姐忙完了,一定上我家坐坐。”
“喲,這不方荷妹子嘛,這一打扮險些沒認出,真好看……這是家裡有喜事?還是回娘家走親戚呢?”
盛堯腳步不停,麵無表情地往前走。十二歲的盛岩也不愛聽婦人嘮閒話,追著他並肩去村口馬車邊上等著了。
馬兒見了主人,立刻抬了抬前腿,鼻子裡噴出來一點兒氣,很是亢奮的樣子。
這馬是盛堯的,是盛堯的外公給他買的,知道他考上了縣學,常要在龍井村和縣城往返,心疼外孫,便給買了一匹棗紅馬。盛堯的舅舅趁著外甥授衣假那一個月,教會了外孫騎馬。
平時旬假往返,他帶著盛岩一人騎馬即可。今日家中長輩要用車,便套上馬車,順路一起了。
那廂方荷想的很開,訂親的事早晚都會傳出去,沒必要藏著掖著,“是,給我家老二談了樁親事。”
“哎呀,那真是大喜事……嘶?老二?怎沒聽說過你家老大訂過親啊?”
方荷看了眼已經往前走了的倆兒子,和早就跟車夫聊上了的丈夫,輕聲將之前和盛紹元商量好的說辭搬出來。
“嗐,當家的頭先娶的那位有個至交,娃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訂下了,十多年沒信兒,前兒孩子投奔來了,說家裡出了些事兒……唉!我這後娘,也說不上什麼話,訂就訂了吧,到底也是父母之命。”
方荷還補充了一句表示自己從來都不知情,“要不是人孩子投奔來了,當家的都忘了和我說這事兒了。”
問話的人聽完眨了眨眼,實誠人什麼都好意思問:“那這可也巧,你家倆讀書人說訂就訂了?這才幾日功夫啊?”
方荷一皺眉,“我家老二這可是早就有苗頭了,我跟董家繡莊多有來往,人可早相中我家老二了,我是以為老大沒著落,我才沒張羅的。”
“大家鄰裡鄰居的,可不好亂說壞了我家老二的名聲。”
劉媒婆見方荷臉色不對了,立刻出來打圓場,“趕一起是好事,喜事成雙,這事兒啊!我聽著都可高興!”
湊熱鬨的村民像是被開導了,齊齊附和。
“天大的好事兒啊!董家繡莊?方荷妹子,你家真是福氣進門了!”
“誒喲恭喜妹子,真真是大好事!大喜事兒!”
“同喜同喜,我這也是先給訂下,喜酒先欠著,過幾年成親的時候,大家來我家湊湊熱鬨。”方荷回應一番,帶著女兒跟劉媒婆,有說有笑地去村口上了馬車。
***
盛堯駕車,他坐在馬車外麵,兩手隨意放在腿上,肩膀卸了力放鬆著,但是腰背挺直,顯得大氣穩重,很有一種臨危不亂的大將氣勢。
盛紹元上車的時候看了眼大兒子,心裡彆提多自豪了。大兒子生的像亡妻,體格也像,身高腿長,就連已經發嫁出去了個大女兒盛鶯也是,一個女兒家都有五尺高了。
可惜兩兄妹的性格也像亡妻,男兒剛烈脾氣大,女兒不嬌柔不服軟,反正都不討喜。
不像方荷給他生的仨孩子,雪兒聰明伶俐,慣會跟他這個父親撒嬌,岩兒也恭順有禮,脾氣溫和。這兩兄妹不僅性格和亡妻的倆孩子不一樣,體格也不一樣,盛雪盛岩骨架小,很典型的江南人,嬌小苗條。
想到這裡,上車後,盛紹元看向二兒子。
盛岩背靠著車廂,癱著坐在妹妹身邊,那大腿長度比盛堯短了好些,他正壓低音量跟妹妹交代著:“小妹,你一定要記得幫哥仔細看看她的相貌、身形,還有品行。”
進了縣城,他就要和盛堯直奔學府,不去董家。
盛雪回憶了一下,而後決定給二哥吃個定心丸,“放心吧,絕對討喜。”
盛紹元看著二兒子本來皺眉想訓其姿態不雅的,聽二女兒這樣肯定的回答,也好奇起來。
他語氣輕鬆,問道:“雪兒如何得知?你又不曾見過人家姑娘。”
盛雪眼珠子朝上轉了轉,巧妙作答:“怎麼說也是大戶人家嬌養出來的千金小姐,自然不會差的!”
“你這孩子,越大越機靈了。”盛紹元嗬嗬笑著,滿意地看著女兒。
方荷也跟著笑,“可不是,這兩日愈發覺著雪兒是個大姑娘了。”
……
盛堯目不斜視,盯著前方的路。
身後這一家子其樂融融,叫人羨慕。不知道如果他娘親還在世的話,看到長大了的自己,會對自己說些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盛鶯身高1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