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是她那些兄弟太不知輕重,這種消耗油脂的產業是能夠大批量的投入生產的嗎?世上多少人吃不到足夠的油,還在用油布醋布那一套,他們就想著弄成肥皂這種清潔用品來大賺一筆,也不想想那些連油都吃不到的人家,是會選擇吃油還是要一份比皂角洗得更乾淨的東西?
除非是城鎮裡的體麵人家,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前者,乾淨體麵對他們而言不是生活的必須,都一樣臟著你非要弄乾淨隻會顯得突兀,進而被人議論不會生活,體麵那是溫飽之後的東西了。
單論油料這些開了府的兄弟肯定都能弄來,一句話吩咐下去的事罷了,但杜荷並沒有興起這個產業的意思,所以隻好試圖通過養豬叫他們知難而退。
果然杜荷的意思傳達之後,各府送來的人手都變了臉色。
“公主莫要玩笑。”
但這時候哭也來不及了,杜荷隻畫了一個能發現增產之法是大功一件的餅,就把人全數打發去了豬場,養豬的學問也不小,飼料、清潔、母豬的產後護理……
咳~說得有點遠,但這很值得研究啊!平均要耗費幾斤糧食才能產出一斤肉,哪怕倒進去什麼麩糠藤草,這些東西在困難的時候人一樣會吃的,比樹皮草根還是好上不少的。
比起在管事師爺這類職業上角逐,轉換賽道成為大清養殖專家的前景更為廣闊,在小小一個王府和整個大清的官員兩個選擇裡,怎麼看後者都更容易收獲金錢名譽地位。
【你的計劃裡不是有肥皂?】
麵對係統的問題,杜荷沒有解釋,計劃總歸不是現實嘛~現階段她並不希望肥皂搶了玻璃的風頭,這東西作為奢侈品推出去並沒有什麼意義,看起來清潔用品比玻璃要實用,但有時候事情往往和潛意識相反。
其實民間不缺乏清潔用品,皂角草木灰再到高級一點的胰子,雖然沒有那麼好用,但總歸有得用,不存在沒有肥皂就不洗涮了,推出去隻能仗著上層的喜好一時風行。
而玻璃就不同了,它能夠占據一些無可替代的位置,雖說看著沒有那麼必要,但是作為窗扇它比窗紙更明亮透光,比明瓦更大更勻淨;作為大棚的覆蓋物更是透光保溫,在沒有塑料膜的時候是不可替代的選擇;作為鏡片而言則比水晶更易得以塑形……
這方方麵麵的好處,對於能夠使用得起的家庭,反而無可替代,更不要說她還有一係列的後續開發,市場的潛力尚且沒有被完全發掘,這時候跑去玩肥皂這種拓展麵不大的產業那就純屬腦子有泡了,玻璃還能靠上層的體麵隨便賣賣,肥皂這種一眼看不出好處的東西誰會買賬?
她那些兄弟都是打量這這東西賺錢,想來分一杯羹,到時候收不到玻璃一樣的成效說不準心裡還要埋怨,她哪有那個精神處理,隻是把人發配去養豬已經很手軟了,提煉純堿這種刺激工作她可是非常善心的放過了!
不過她的這些兄弟們很可能自信慣了,沒那個自覺,還得做點釜底抽薪的事才好——
揣著肥皂方子和樣品,杜荷利落的給敬愛的阿瑪送上了禮物。
“阿瑪~肥皂要比現在用的效果好些,叫內務府的奴才們做了換上就是了。”
康熙作為一個熱愛家長裡短的皇帝,對此自然有所耳聞,兒子紮堆跑去布爾和府上,出來之後又一個個張羅著送人去,他正準備看布爾和怎麼應對,必要的時候準備訓斥這群不著調的,這幾個都沒敢肖想的肥皂方子就放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