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謝知禮謝大人在前頭為陽山奔走忙碌,而謝明秀明姑娘,也未有一刻停歇過。
李林放了手中的筷子,也停了心裡的感歎,他看著謝明秀,神色認真道:“養魚這法子……我看是行的。隻是咱們都沒養過,也不曉得那是個什麼章程啊?”
他說的倒也是。
總不能腦子一熱,就不管不顧地直往前衝。到頭來,卻是費時費力,還什麼也得不到。
謝明秀笑了一聲,並不正麵回答李林,隻道:“如意,你來說。”
二餅早飽了肚子,出去看書去了。如今花廳裡頭,隻剩下了他們四個大人。
如意也不拿喬,乾脆利落道:“這倒不擔心。我在清原縣結識了一位吳娘子,她家祖上幾代都養魚賣魚的,對這其中的訣竅要領那是一清二楚。”
這並不是如意突然興起,要去結識什麼娘子。
早在剛來陽山,瞧見那一汪大湖時,謝明秀心裡便存了這念頭。
魚肉鮮美,煮湯或是清蒸,都十分可口。
昔日在京時,便有一家酒樓是以賣魚起家的,那滋味,可堪稱一絕。
聽說就連宮裡的貴人,都時常去他家吃魚。
謝明秀也曾吃過一回。
還是其間的招牌菜,酸湯魚。
魚取頂頂肥美的鱸魚,酸菜則取醃得翠綠翠綠的菜葉,再輔以各類佐料,由此可成。
那一次吃魚,周媽媽也去了。
她的舌頭最是靈光,隻吃過一次,便將人家的招牌菜學了個七八。
後頭周媽媽自己個兒試著做了兩回之後,謝府上下,便再沒人饞著那家酒樓的魚了。
無他,隻因周媽媽的手藝,比之那酒樓的廚子是絲毫不差的。
來陽山後,周媽媽也做過兩回。
魚是用的大陽湖裡的魚——不是周揚去摸的,是從人手裡買來的。
自那次之後,謝明秀便將此事放在了心上。
周媽媽既能從人手裡賣魚,說明他們就不光是摸魚來吃,也是願意賣的。
隻是一沒有門路,二也沒有巧工。
所以在如意和周揚去清原縣的頭一天,謝明秀便同如意說了這事。
原本謝明秀也沒抱多大期望。
隻是讓如意儘力去找,若能找到,那自然是好的。若找不到,也沒關係。
但沒曾想,如意竟一朝結識了個吳娘子。
吳娘子不僅會養魚,更妙的是,那吳娘子竟還願意來陽山這窮地方。
“等會兒,”李林艱難吞下口裡的飯,“她願意來?不是有什麼鬼吧?”
如意朝他翻了個白眼,
“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一肚子鬼心眼。”
李林嘿嘿一笑,“那話咋說的,咱還是要防著人,是不?”
“那叫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意沒好氣地回道。
“不管是什麼,咱們總不能請個彆有用心的人來吧?萬一她要是沒安好心,那不是咱們吃虧?”
李林說的也有道理。
可如意到底不是三歲孩童,她的心眼,可一點不比李林少。
早在與吳娘子認識時,如意跟周揚兩個便沒停過。一個明麵上旁敲側擊打探吳娘子的身世,一個則是四下去打聽吳娘子的為人。
這兩頭並進之下,還真叫如意兩人把吳娘子的故事給摸清了。
說來吳娘子也是可憐。
她阿娘早早就病故,阿爹又是個爛賭鬼,生生敗光了家產,就連她家裡養魚的池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