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看了看自己這邊的幾個人,
“我們就不進去了,在這等你一會兒吧。”
簡單的小屋他們都進去過,也是知道大小的,就是進去兩個人都不寬鬆,他們這四個人,還有個男知青,而且很快就要走,就沒有必要進去擠了。
簡單可有可無的點頭,轉身就往回走,
“等一下啊,我拿了東西馬上出來。”
上山的背簍柴刀繩子都在柴房的角落裡,簡單說馬上,也確實很快。
進屋,檢查火,換上乾活的棉襖棉鞋,戴上手套帽子,出來鎖門,拿背簍,鎖大門,也就兩三分鐘,幾個人就已經利索的出發了。
“簡知青,你是不是早就準備好了,這也太有速度了吧?”
今天還有點陽光,而且最作美的是,幾乎沒有風,這讓幾個人還多了幾分說話的興致。
“上次回來我那背簍就一直放在那兒沒動地方,而且,我那屋子小,這乾活的衣服啥的又都是擺在明麵上的,可不方便嗎?
你們這幾天都乾什麼了?”
這次說話的是陳建國,
“跟著村裡掃雪,回來後我們幾個把知青院也掃了,把這段時間撿回來的柴火收拾了一下,要是一冬天都這麼冷的話,我感覺那些柴火還真不能夠呢。”
“簡知青,我們還堆了兩個雪人,待會回來過去看看啊。”
譚雅君皺眉回憶,
“今年比前兩年冷的早,去年好像是再過幾天才下的雪,然後氣溫就降下來了。”
幾個女知青再次慶幸,
“得虧我們三個搬到一個房間了,要不然就我們撿的那點柴火啊,我們都得凍死。”
“哈哈,那應該不至於吧!”
......彡彡訁凊
村民們跟她們的想法一樣,趁著天氣好,多撿點燒柴,家裡也能更暖和點。但是人家都是頂門立戶的漢子出來,就他們幾個小知青,又都是十八九二十來歲的孩子,還顯得挺淒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