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景區,便瞧見有幾個身著龍虎山標誌性道袍的道士朝我們走了過來,隨後朝我們行禮道“天師道趙厲影,拜見坤羽掌教,拜見坎坷道長。”
“天師道趙千秋拜見坤羽掌教真人,拜見坎坷道長。”
“天師道趙千沒拜見坤羽真人,拜見坎坷道長。”
“天師道趙千令拜見坤羽真人,拜見坎坷道長。”
坤羽微笑著朝眾人回了個野狐觀的道家禮,隨即朝他們開口道“勞煩諸位道長親自相迎,坤羽實在心生愧疚啊。”
我心裡麵則在誹腹,這天師道知道我們的行蹤其實我倒是不意外,畢竟坤羽來前發了拜山帖了,以他掌教真人的身份,天師道自然是會重視的,隻不過他們這姿態給人的感覺有點盛氣淩人了吧?
誹腹歸誹腹,雖然當年曾經誇下海口說要上龍虎山怎麼怎麼著的,可這次來這裡的目的可是為了救自己的命,我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跟他們去理論這些。
回了個茅山派的道家禮後,便跟著他們一同上山了,因為有些人瞧見我們是被天師道的道士迎接上去的,而且我與坤羽倆明顯也是道士,所以有不少遊客拿出手機對我們進行拍照,更有人開玩笑說,這些道士該不會是在合計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吧?
當然,說歸說笑歸笑,既然來這邊遊玩的,大多數其實對於道教還是心存崇敬的,自然不會過於乾涉我們。
隻是我心裡麵卻有些擔憂自己的蹤跡是否會被這些人給走漏了,要是把r國的陰陽師以及宋家給引過來,那麼後果可就不太妙了。
就在我以為這天師道的人要帶我們去上清古鎮時,卻發現他們居然順著景區內往右邊的一條被封閉的小路走,這讓我有些疑惑,不過出於禮節所以並沒有出言詢問,所謂言多必失,並不隻是說錯話,也可能是會錯了意。
而且坤羽也沒說什麼,想必應該是有其它原因吧?
順著小路一直望南走,走了大約兩公裡左右,我們的視線中出現了一個高大的木質牌坊,牌坊上寫著上清於道,天師宗山八個大字。
我似有恍悟,難道說上清古鎮上的那個天師府其實並非是天師道所居住的天師府,僅僅隻是天師道在山下的一個道場?越想越覺得有可能,否則一個如天師道如此道門大派,怎麼著也不可能將自己的道觀為所有遊客敞開吧?如此看來,這道門即便再如何商業化,也要比佛門之中如少林寺之流更有底線一些。
牌坊的正中央便是一條蜿蜒而上的台階步道,牌坊前則有天師道的守山道士把守,可能是之前就已經打好招呼了,也可能他們與迎接我們的道士認識,所以並沒有對我們進行盤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