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牽線搭橋(1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9546 字 6個月前

陳凡寫的東西,自然不是隻有簡單的5個名詞,否則也用不了那麼長時間。

這裡麵還包括了對各個名詞的解釋和施行的目的、以及施行的流程。

流程又包括了起因、方法、環節和目的。

楊廠長他們埋頭仔細看了一遍,都忍不住連連點頭。

事無巨細、切實可行,不錯不錯!

李副廠長最先抬頭,若有所思地說道,“這套管理方法,不僅適合工廠,好像用在食堂、醫院這些後勤場所也可以?”

陳凡笑了笑,說道,“當然。剛才我不就說了麼,盧家灣的所有副業單位,全部都是按照這一套理論在執行,效果非常好。”

隻不過他給盧家灣副業單位製定的管理規範,是用具體的條例來呈現,根本就沒提“5S”相關內容半個字。

因為盧家灣的工人都是直接從農民轉職過來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你要跟他們講得太過高大上,他們反而會迷糊。

所以針對他們的管理,一定要簡單直白,就和海爾最早的13條廠規一樣,“1、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2、不準遲到早退。3、不準在工作時間喝酒。……”

就是要讓所有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陳凡便把這一套理論,融進了盧家灣各個單位的管理規定中。

以他的名望,加上這些農民兄弟姐妹對管理的一無所知,竟然推行得比幾十年後的工廠還順利。

哪怕再不習慣,也絕對沒有人敢故意違反,除了初期有少數人無意中犯了錯,後來都能順利執行到位,再也沒人犯過。

楊廠長抬起頭,若有所思地說道,“前麵幾個我都能理解,最後一個素養,我也能理解,隻不過,做起來是不是有些困難?”

其他要求針對的都是工廠環境,唯有“素養”針對的是職工。

眾所周知,改變人是最難的,這一條卻偏偏要求培養職工的行為習慣,隻怕會在工人中引起不小的抵製。

工人老大哥啊!

他們要是鬨起來,上上下下就沒有不怕的人。

陳凡卻立刻搖頭,正色說道,“不管是五大原則,還是八大原則,其中的重中之重、最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素養’,這一條做不好,其他全是空中樓閣……吧啦吧啦。”

後世在某個時間段,幾乎所有企業都推行過5S管理法,但是能真正做好的,卻萬中無一。

為什麼呢?

因為那些企業家都搞錯了主次,忽略了對員工的培訓。

如果你不改變一個人的習慣,那麼一項製度最多隻能保持到強行監管結束的那一刻。

不要說28天改變一個人的話,那是這個人自己想變,然後才能用所謂的28天來培養成習慣。

若是這個人自己不想改變,甚至心裡還在嫌麻煩、排斥,彆說28天,28年都不可能。

反過來,如果能夠將“素養”這一條執行到底,其他要求不過是順理成章的事。

不過話說回頭,這個也不能全部怪企業主或者執行人,因為那時候的員工都是打工人,你不知道人家什麼時候會走,還會花大力氣將他培養成職工典範嗎?

你要是敢培養,人家就敢轉頭跳槽。

日本之所以能施行,是因為當時日本流行的是“終身雇傭製”,除非是犯了大錯,或者公司都要撐不下去,否則日本企業主不會輕易開除一個人,而員工更不會主動辭職。

這樣的員工,自然有培養價值。

現在的情況是,這年頭的職工何止是終身製?簡直就是“生死製”!

從娃娃出生開始,他就是廠裡的人,隻要工廠不倒,他又願意進廠,那一直到進火葬場,生老病死、甚至包括結婚成家,工廠都要管著。

這樣的職工還不值得好好培養?!

比如楊廠長他們就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他提出疑問,隻是單純的出自對這條管理辦法的不解。

但他也是老牌大學生,思維高度和理解能力都遠超常人,此時聽陳凡這麼一說,立刻就明白其中的道理,連連點頭說道,“對對對,再好的政策,也要靠人來執行,如果人都不合格,那麼好政策也落實不下去。”

他低頭再去看這套辦法,隻覺得字字珠璣,不由得連連點頭。

這時工會趙主席略帶不解地看著陳凡,問道,“你剛才說另外還有三大原則,安全、速度和節約,為什麼不一起寫上呢?”

陳凡耐心解釋道,“安全當然是重中之重,但是我說的安全,並不隻是指生產安全。如果隻要生產安全,能夠把這五條原則執行到位,就基本上可以杜絕。”

楊廠長立刻來了興趣,拉過椅子坐到他對麵,又遞過去一支煙,好奇地問道,“難道除了生產安全,還有彆的什麼說法?”

彆提人身財產安全,那是基本常識。而且也不歸廠方領導管,那都是保衛科的事。

而保衛科除了對廠方負責,同時還要接受公安處的領導,責任不是一般的重,卻也輪不到廠方過多的指手畫腳。

他們隻接受廠方安排的任務,也就是所謂的聽調不聽宣。

陳凡接過煙,抬頭看了看牆壁上的掛鐘,默默說道,“楊伯伯,現在已經中午了,要不咱們邊吃邊說?”

他還想下午拆車呢,不吃飽可不行。

李副廠長一巴掌拍在腦門上,“我都忘了。”

隨即笑道,“食堂那邊我早就安排好了,咱們這就過去?”

楊廠長這時也感覺肚子咕咕叫,便笑著點頭,“人是鐵飯是鋼,走吧!”

……

轉戰小食堂,陳凡先扒了兩碗飯,才說道,“安全本來是指人身和財產安全,既然可以引用到生產領域,為什麼不能引申到其他領域呢?”

看了看拿著筷子若有所思的三位領導,陳凡喝了口茶,這才點燃剛才楊廠長給的煙,笑著說道,“嚴格說來,生產安全隻是工作安全的一部分,如果把所有的工作崗位和部門都納入到安全管理的範疇,這個安全的範圍就會立刻擴大很多,比如信息安全、財務安全等等。

除此之外,家庭安全、健康安全、後勤糧食安全,乃至於環境安全,這些全部都可以囊括進來。

現在社會上都說,一家大工廠,就是一個小社會,而廠領導就是這個小社會的父母官,所以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到……”

為什麼早年的國企領導能夠平順地過度到地方政府去任職?

就是因為大部分地方社會有的東西,人家的工廠裡也有,對於相關工作安排,可謂是駕輕就熟,自然能無縫銜接。

陳凡一邊回憶伴著思索,一邊為他們解釋這個“八大原則”的每一項條款。

“安全可以引申,其他的自然也可以,而且除了引申,還可以進行組合,比如速度和節約,綜合起來可以用效率還概括,但是僅僅用效率又不足以全部概括,所以將其拆分,就可以更加細致化……”

?啵?啵一大堆,還不耽誤吃飯。

陳凡酒足飯飽,靠在椅背上端起茶盞,美美地喝了一口,哈口氣說道,“這些管理上的東西呢,我都是紙上談兵,具體如何去執行,我就無能為力啦。”

提建議可以,搞執行嘛,除了在盧家灣有過幾次,再就是急救法的推廣事關重大,與人命有關,他才親自演練,其他地方就彆指望他能動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