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你們也追星?(1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8177 字 4個月前

陳凡原定的計劃,是3月18號上午最後逛半天京城,到傳說中的琉璃廠去看看有沒有漏撿,再到同仁堂買點老藥囤著。

中午便去機場坐飛機,直接回江南。

現在突然出了這麼個狀況,顯然是回不去了。

他當天晚上便收拾行李,跟著楊廠長他們一起搬到一機部招待所。

天可憐見,他就沒見過那麼著急的人。

這邊剛放下行李,還來不及去吃個飯、泡個澡,好好休息一下,還在單位裡奮戰的專家們,便一股腦地湧了過來。

被十幾個人圍觀,他還好意思吃飯?

沒辦法,隻能請楊廠長幫忙買幾個大肉包子,就著氵……茶水兩口一個吃完,然後回答他們的問題。

專家就是專家,提的問題比機械廠的工程師高深得多。

還好沒有超出掌握,陳凡耐心地給他們解釋。

但總的來說,就是在設計圖紙的範圍之內,他都能圓滿回答,再高深的東西,先不管知不知道,一概都說不知道。

如此一來,到了淩晨3點,所有專家都達成同一個認識。

這小子的水平跟他們差不多,閃光點就在於能夠彆出心裁,開創新的思路。

陳凡全當不知道他們是在半求解半考驗,最後說道,“其實我在汽車設計方麵的思路,絕大部分都來自於父親留下的筆記本,所以與其說這兩款車是我的設計,還不如說是對我父親半輩子心血的總結。”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立刻眼睛發亮,“筆記本在哪裡?”

陳凡微微一笑,“在我家裡。”

老專家眼裡滿是希冀,“能不能……?”

在他的心裡,陳凡通過父親的筆記本獲得靈感完成設計,這才是合情合理,要不然一個小青年就能設計出超過他們專家團的產品,豈不是顯得他們很無能?!

當然,這個小夥子年紀輕輕就對機械方麵有如此深的研究,可見其天賦異稟。

可惜的是,領導早已跟他知會過,就算真的是天才,也不好拉攏。

人家現在是作協江南分會副處級主任,又是聞名全國的青年作家,尤其是昨天的文彙報他也看過,那首小詩直接觸及他的靈魂,讓他感歎不已,而這首詩的作者竟然對陳凡推崇備至。

這還怎麼挖人?!

索性不開口為妙。

若是能得到他父親的筆記本,也是一大收獲,說不定能從中得到啟發,設計出更多更好的汽車和發動機出來,哪怕不能趕超國外,也能進一步縮短與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

陳凡乾咳兩聲,“筆記本原本不能給,那是父親的遺物,要留作紀念。不過可以抄錄或拍照,等我回去之後,我會交給楊廠長處理。”

在角落裡坐了大半個晚上的楊廠長猛地打了個激靈,趕緊起身說道,“大家請放心,等我拿到筆記本,一定儘快處理,交給上級!”

這事隻要在他手裡過一遍,那就是實打實的業績,功勞簿上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天上掉餡餅啊,這大侄子沒白疼!

而對於陳凡來說,送出去幾個筆記本,既可以為國家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還能證明並不是自己有多牛,從而打消掉後續被“騷擾”的麻煩,一舉兩得。

其實那個筆記本不是關鍵,原來陳凡父親記錄的心血雖然有些許可取之處,但也就那樣,送到這個專家團手中,估計也就是看一眼的分量。

畢竟隻是一個小三線工廠的機械工程師,都跟汽車行業不怎麼沾邊了,能厲害到哪裡去?

重點在於陳凡在裡麵添加的私貨。

眾所周知,工科筆記本這種東西,字多的時候就密密麻麻,圖多的時候就大片空白,所以陳凡早在拿出汽車設計圖紙之前,就在那幾個筆記本上添加了不少內容。

有時候隻有一兩句話、甚至一兩個帶著問號的單詞,有時候是幾個簡筆畫,但無一例外都是點在關鍵之處。

在最後一個筆記本的後麵有不少空白頁,更為他大篇幅地“做出構想”提供了舞台。

反正他拿到筆記本的時候,那些本子一看就有很長時間沒有被人翻開過。他也問過楊廠長,這幾個筆記本是陳凡父親的私藏,外人都沒有看過裡麵的內容。

以他的書法水平,模仿字跡跟本人寫的都沒有區彆,加上用的是鉛筆,稍作塗擦字跡就會變淡,仿佛過去了好幾年,所以不存在暴露的風險。

專家團從陳凡這裡得到了答案,便不再繼續詢問。

老專家笑著說道,“感謝小陳同誌耐心解答,讓我們對這兩套設計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你對下一代汽車設計的構想,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頓了一下,他左右看了看,再看向陳凡,笑道,“今天晚上打擾了,明天你可以好好休息一天,後天下午1點50的火車,大後天早上7點04分到長春,咱們儘快完成樣車測試,不耽誤您的時間。”

陳凡站起身打了個哈哈,“沒問題,您這邊看著安排就行。”

等專家們全部離開,陳凡才呼出一口長氣,轉頭看了看楊廠長三人,不禁有些意外,“這都三點多了,你們精神還這麼好?”

石鐵柱哈哈笑道,“這才到哪裡,我們當年搞大生產,機器不歇我不歇,車間一百多個工人吃住都在廠裡,連續奮戰100天,那時候才叫熱血沸騰。就今晚這點小意思,也就勉強找點感覺而已。”

此時興奮頭過去,楊廠長一連打了個好幾個哈欠,還在死鴨子嘴硬,“就是,剛建廠那會兒也是,……”

陳凡打斷他的話,“行了行了,知道你們都厲害,你們不困我還困呢,都趕緊回房睡覺。”

楊廠長被推著往外走,還在教育他,“你這樣不行,得多鍛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好身體,才能更好地……”

陳凡將他推進房間,拉著門便帶上,轉身往自己房間走去,“對,更好地加班。”

……

第二天,3月18日。

因為前一晚順利完成任務,陳凡便有了一天“假期”,正好執行原計劃。

很巧,琉璃廠就在大柵欄旁邊。

所以陳凡又來找師父們了。

叫上三位躲在家裡喝茶的老爺子,拉著他們去逛街。

林遠祥很無奈,“我們幾個都是舞刀弄槍的,你要說去逛戲園子還行,拉我們去逛琉璃廠,那不是拋媚眼給瞎子看嗎。”

李尚德瞪著一隻眼,“這裡隻有瘸子、沒有瞎子。”

張玄鬆很是不忿,“瘸子怎麼啦?瘸子我也能看書寫字畫畫,你看得見嗎伱?!”

陳凡趕緊勸架,“加起來都快二百歲的人了,就彆瞎吵吵。”

他乾咳一聲,“我不是聽說買筆墨紙硯還有字畫舊書這些東西,就要來琉璃廠麼,又怕被騙,隻能拉你們出來坐鎮了。”

張玄鬆臉色一變,咧著嘴笑道,“那你就多慮了,琉璃廠街上的商店,有一家算一家,那都是國營店,不會乾騙人的事兒。”

林遠祥在一旁點頭補充,“你說的被騙,那是剛建國頭幾年的時候,一些個黑心老板還在,那些人就不乾人事兒,後來合營之後,就再沒出現過。

尤其是那榮寶齋裡頭,不管是前人的畫還是今人的字,都是明碼標價,你看上了就買,連價都不用談。”

陳凡眉頭輕挑,“是嗎?那待會兒我要開開眼。”

說話的功夫,林遠祥便指著前頭說道,“咯,這就是琉璃廠東街,不過附近的老百姓都習慣叫東琉璃廠。”

陳凡眼珠微轉,簡稱東廠?

不過,離這麼近的嗎?

此時路邊已經出現變化,賣毛筆的、賣紙的、賣書的……,商店有,卻不多,而且大多隻是一個小小的門店,裡麵進進出出的也基本上是外地遊客。

本地的居民則三三兩兩在街麵上散步,有些還坐在家門口的路邊閒聊。

與陳凡想象中的車水馬龍相去甚遠,更彆說和大柵欄相比。

(70年代的琉璃廠街)

陳凡這一行人過來,自然成了萬眾矚目的對象。

有點神奇,三位師父竟然還是這裡的名人?

不時有老大爺、老太太揮著手打招呼。

“出來逛街啊?”

“老林、老張你們今兒個竟然一起走,還沒有動手,難得啊!”

“老李,今天怎麼舍得出‘繡樓’了啊?”

李尚德氣得跳起腳直罵,“滾蛋,你老何家才是繡樓,你就是繡樓裡的老媽子,天天伺候你家祖宗。”

被罵的人也不生氣,“誒,你這話說對了,我天天伺候我大孫女兒,可不就是繡樓嗎。”

李尚德一聽也沒轍了,隻能拿徒弟頂上,當即指著陳凡說道,“瞧見沒,我徒弟,也是半個兒,嘿,以後他兒女就是我孫子,怎麼著,羨慕不?!”

嘩的一下,陳凡就被一群老大爺老太太強勢圍觀。

“好俊的小夥子,誒,你叫什麼名字,真是老李他徒弟?”

陳凡嗬嗬乾笑,“您叫我小陳就行,這三位都是我師父。”

“謔,隻聽說一個師父收幾個徒弟的,今兒個長眼了,一個徒弟拜幾個師父,你們仨可以啊,徒弟都能一塊兒收。”

林遠祥哈哈大笑,“沒辦法,徒弟太聰明,一人教不夠,隻能分攤一下。”

張玄鬆,“對咯,我教他寫字,老李管教他畫畫,老林呢,就負責教他吃飯……”

林遠祥一腳踹過去,“去你的吧。”

張玄鬆趕緊跳開,周圍頓時一陣哄笑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