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是內部成本。
但是將它擺到桌上,食客吃完之後付賬,卻要18元一盤……”
陳凡點點頭,笑道,“要不然你把機械廠拆分出去做汽配,還有什麼意義?”
楊廠長眉頭微皺,“言之有理。”
他想了想說道,“那微型貨車的成本就要1萬到1萬1,售價必須達到1萬2以上才行。轎車的話,……”
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哈出一口酒氣,苦笑道,“那成本價就跟紅旗車差不多了,最少也要8萬塊。”
陳凡卻笑道,“8萬好啊,咱們就是要把成本做起來,甚至還要把運輸和倉儲算進去。”
手指在桌麵上敲了幾下,他抬頭說道,“微貨就算了,有輕卡車珠玉在前,生產成本基本透明,報個1萬2也就到了頂。
不過轎車精益求精,稍微有點水分也看不出來什麼,不如就往10萬這個位置報。”
楊廠長轉頭看著他,“往高了報,是方便和上級討價還價,這個道理我懂了,那另一個關鍵是什麼?”
陳凡笑了笑,“當然是拉盟友。”
他似笑非笑地看著楊廠長,“這個車型是咱們研發出來的,價格也是咱們在申報,既然公開了圖紙,那定價的時候,來要圖紙的同行單位,不能一點力都不使吧,要是定價合理,他們也是有好處的哦。
到時候大家一起發力,跟商業部那邊強調兩種汽車的不同功用,尤其是微型客貨兩用車,這是一種全新的車型,很有可能單列,那樣再談定價就容易很多。
至於轎車,現在不是提倡搞活經濟嗎,還要擴大出口,不妨將這款車定位為專門服務經濟的‘商務型轎車’,看看有沒有機會單列。”
楊廠長抿著嘴輕輕點頭,頓了兩秒,才抬頭笑道,“你提的這兩點,我確實沒想到。”
隨即一拍桌子,“好,回頭我就讓人去辦。”
辦完正事,他呼出一口長氣,看著陳凡笑道,“小凡,你覺得,這車賣多少合適?”
這就純屬閒聊了,跟後世在網上聊國際大事一樣,乾過嘴癮。
陳凡笑道,“如果要我來定價,至少20萬!”
“20萬?”
楊廠長哭笑不得,“我還想賣50萬呢,可是誰來買啊?東西就值這麼多!”
陳凡搖搖頭,“您這個想法肯定是按照成本來定價的思路,對不對。”
楊廠長,“難道不應該是這樣?”
陳凡解釋道,“國外的汽車在定價時,他們會將研發成本,以‘知識產權專利費’的形式加上去,另外還有品牌附加費等,所以產品定價,應該用綜合成本、參考市場同類產品進行核算,這樣定價都會比單純的成本核算更高。”
楊廠長眉頭微皺,“可是進口汽車也不貴啊,差不多三萬塊一輛,比紅旗還便宜。”
陳凡頓時有些無語,看著他小聲說道,“楊叔,你在跟我講笑話吧。三萬塊一輛的進口轎車,那都是用外彙換來的,而且還是按照官方彙率,您覺得,咱們真能用3萬塊錢的人民幣,買到價值5000美元的進口車?”
不提關稅。要到1980年1月1日,我國才恢複海關單獨對外貿進出口貨物征收關稅的製度,也就是說,之前連關稅都沒有,國外賣多少的東西,拉回來按照官方彙率、再加點利潤就直接開賣。
其實說“賣”也不對,因為現在的外貿基本上都是國家行為,買回來的汽車,也都是各有安排,所謂的賣,也隻是一種清賬手續。
比如73年的時候,我們就進口了200輛豐田皇冠轎車,劃撥給廣交會使用。
除此之外,部分東歐國家也是我們的汽車進口來源國,9000盧布一輛的波羅乃茲,就成為不少地方領導的座駕。
撇開彙率看表麵,又沒有關稅,這些進口汽車“真不貴”。
一輛高檔進口汽車,買回來隻要2到3萬一輛,甚至更低,造一輛紅旗車,卻要“十倍”的代價。
這讓上級領導怎麼選?!
看看,這就是“金融彙率”的魅力。
這時楊廠長也反應過來,眯著眼睛想了想,湊到陳凡跟前小聲說道,“我聽說有的單位願意用5倍彙率換美元,那麼,一輛進口車,其實能值15萬以上?”
陳凡哼哼兩聲,瞟了一眼自覺醉倒的司機同誌,對著楊廠長說道,“我看上麵的意思,要擴大與國外的交流,到時候一定會引進一些國外的技術、生產線。
您想想,大家都在搶外彙,會不會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比如,八倍、十倍,甚至更高?”
楊廠長一聽,頓時倒抽一口涼氣,喃喃念道,“好家夥,那外國的汽車得賣多貴啊?”
陳凡笑了笑,“外國的汽車真不貴,關鍵是外彙,有外彙就便宜,哪怕按照官方彙率,也能爆賺。”
84年的寶島炒車,就是這麼來滴。
隻要拿到進口批文,能將手裡的錢換成外彙,搗騰一批回來,即便這時候的關稅高達120%-150%,並在這個基礎上加收80%的進口調節稅,他們依然有100%-200%的利潤。
最瘋狂的時候,全島竟然有800多家汽車公司,上到直屬機關、下到幼兒園,紛紛利用批文套利。
這場瘋狂的“盛宴”中,幾十億美元的外彙被消耗一空,差點讓“北汽吉普”項目沒錢啟動。
那啥後果就不提,反正錢也追不回來。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上麵看到了全社會對汽車有多渴望,於是加快了合資車廠建設的步伐,同時放開對東歐汽車的進口,一大批伏爾加就是在那時候進來的。
陳凡完全可以預見,隻要能保證質量,並且把控好價格,隻要不比那些進口車貴太多,等熬過寶島盛宴之後,雲湖汽車廠完全可以在之後的“汽車狂歡”中分一杯羹。
不過,雲湖汽車廠能不能申請到合適的定價,他就不知道了。要不然就隻能等幾年後,可以自主定價時,再去調整。
楊廠長此時想的卻不是外彙的事,而是自家單位的汽車廠,是不是真的可以賣到20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