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購瓷(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5279 字 4個月前

而這個杯子,明顯是近代所製,卻完全具備古代稱頌瓷器最高境界的標準,……”

他立刻轉身看向張玄鬆,快步走過去,問道,“張老哥,這是哪個窯口燒製出來的?還能繼續生產嗎?”????張玄鬆咂咂嘴,臉色有些為難,“聽我那老部下說,這個瓷器好像再也沒有了,至於能不能繼續生產,也不確定。”

陳凡端著托盤走過來,將托盤放到桌上,正色說道,“老舅,你想讓他們繼續生產,然後你來采購,那是不可能的。”

他說著拿起一隻茶杯,“我聽說,為了燒製這個瓷器,湖南醴陵陶瓷研究所與景德鎮陶瓷研究所兩個單位緊密合作,輕工業部陶研所也抽調了40多名技術骨乾,共同組成攻關小組。

許多著名的陶瓷藝術家都參加過這項工作,其中包括珠山八友的後人和傳人,比如王大凡的侄子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汪野亭的女兒陶瓷藝術大師汪桂英、劉雨岑的兒子陶瓷藝術大師劉平、徐仲南的孫女工藝美術大師徐亞鳳,以及陶瓷美術家章鑒、工藝美術大師張鬆茂、戴榮華、陶瓷藝術大師舒惠娟、陶瓷名家辛青山等。”

他對著周正東說道,“這些大師無一不是國寶級的藝術家,彆說再沒有合適的頂級高嶺土,即便有,想要將這些工藝大師、美術大師再次集中起來,也不是錢所能辦到的。”

周正東聞言不禁有些失望,“這樣啊。”

陳凡笑道,“倒也不用失望,雖然不能再造,但是據我所知,陶研所和景德鎮都還有不少‘備用品’。

說是備用品,其實是幾年前與那些送進西苑的陶瓷是同一批出窯,當時入窯共有14000多件,實際成品4200餘件,從中精選出2000餘件送進西苑,剩下的全部被封存,以備後用。”

周正東當即眼睛發亮,“現在在哪裡?”

陳凡舉起手裡的杯子,笑道,“在哪裡不用管,如果你跟那位乾部提出要求,應該很有希望將這批備用品買下來。”

現在還是78年,等再過兩年,那批備用品就會被陶瓷廠當做福利品發給職工,在景德鎮到處都是,隻剩下兩百多件被送往京城陶研所。

然後在八十年代,有位華僑跑去景德鎮,以10幾元一件的價格不限量收購,收集了一千多件。

而到了九十年代,1997年,一件小瓷碗,在一家拍賣行被拍到170萬元的高價。

所以說,現在是收購這批瓷器的最佳窗口期,錯過現在,等人家發了福利品,那就難了。

旁邊張玄鬆有些好奇,對著陳凡問道,“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陳凡轉過頭,咧嘴笑道,“我有讀者啊,有個讀者就是景德鎮陶瓷廠的,他還說等單位開放這批瓷器出庫,給我送幾件呢。”

張玄鬆臉色一垮,最討厭喜歡炫耀的人了。

周正東也不敢耽擱,現在就要去找那位乾部,然後被陳凡一把拉住,“不用這麼著急,明天出門的時候見了他,順便說一下就行。”

見陳凡這麼說,周正東便不再堅持,“行吧。”

這時廚房裡傳來水開的聲音,不等陳凡起身,周亞麗立刻跑過去,“我去提水。”

陳凡依然站起身來,端著托盤往那邊走去,“還要洗杯子啊。”

周正東當即一聲大嗬,“不許去!”

陳凡轉身看著他,舉了舉手裡的托盤,笑道,“舍不得?”

周正東眼裡滿是可惜,“這可是珍品陶瓷啊!你就不怕磕著碰著?”

陳凡哈哈一笑,說道,“再好的陶瓷,那也是給人用的,如果不用,那就不是茶杯,隻是個擺件。”

頓了一下,他又笑道,“再說了,還有兩千多件這樣的陶瓷等著你,磕壞了也不怕。”

隨後轉身就走,隻留下周正東伸著手虛抓了幾下,一副想阻止卻無能為力的樣子。

陳凡走到廚房,打開水龍頭衝洗茶杯,又用開水燙了一下,再去拿茶葉。

周亞麗則在研究廚房裡的設備,“竟然還有煤氣罐?”

陳凡哼哼笑了兩聲,“何止有煤氣罐,還有管道煤氣呢。也就是主管道沒有鋪設到這裡來,否則也不用弄這種罐子。”

周亞麗雙臂環抱,點著頭說道,“我還以為內地條件都很差,就像那個華僑賓館,還說是國內最好的酒店,我看也就那樣。現在看來,也不是都很落後嘛。”

陳凡一個杯子一個杯子放茶葉,笑道,“這就不落後啦?”

他指了指窗外園儘頭的小樓,說道,“看看那邊,哪裡有個鍋爐房,修了個暖氣管道一直通到這邊,等冬天來的時候,就可以燒鍋爐取暖,整個屋子都暖烘烘的,特彆舒服。”

周亞麗拎著水壺倒水,好奇地問道,“我小時候聽爺爺奶奶說過,老家那邊都睡土炕,土炕是什麼樣子的?”

這次回老家太趕了,尤其是祖墳被毀,老爹心情超級差,她根本都不敢說話。而賓館裡都是床,自然沒見到土炕。

陳凡轉頭看向她,“盧家灣我家裡就有啊,一樓黃鸝她們睡的那間房就是。”

“啊?”

周亞麗頓時呆住,“你怎麼不早說,我都沒去看。”

陳凡一把將開水壺從她手裡搶過來,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倒開水啊,還分心。”

隨即說道,“你又沒說想睡土炕。”

他又指向後麵的小樓,“不過那裡就有,待會兒可以去看,下次冬天過來,也可以去睡土炕。”

兩人端著茶杯回到茶台,一人麵前放一杯,然後就開始閒聊。

張玄鬆,“周老弟,你說你幾歲就出國,那還記得以前周家的生意夥伴?”

周正東搖搖頭,“我哪裡記得,也就是和尋親差不多,拿著地址和姓名慢慢去找唄。”

倒不是說一定要找到當年這些合作夥伴,隻不過周家人做生意,向來是以情義為先,算起來他們也是周老爺子當年的老友,就算是為了實現父親的遺願,他也應該去看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