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裝電話(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5733 字 3個月前

陳凡眨眨眼,我這就有海外聯絡工作需要了嗎?

不過能開通長途是好事,以後就可以在省城文化宮招待所,跟麗麗煲電話粥。

何主席那麼好的人,應該不會計較一個月幾百塊的電話費吧?

聊到這裡也就夠了,幾人收拾一下飯盒,便一起去會議室開會。

和上次《擺渡人》的座談會一樣,主要就是請陳凡講一講創作心路曆程、背後的意義、希望能夠對讀者有什麼樣的啟示等等。

大約就是閱讀理解那一套,區彆是閱讀理解是給彆人做,今天輪到作者自己做。

會議由巴老主持,參與的二十多位作協會員都很認真,每一位都做了筆記。

原定兩個小時的會議,大約進行了一半,巴老便宣布上半段議程結束。

下半段議程便是請陳凡簽名贈書、以作留戀。

當著這些會員的麵,陳凡可不敢跟對著巴老一樣耍賴皮,對每一位都很尊敬,認認真真地寫下祝福留言,自然贏得一片掌聲。

座談會結束,陳凡心有不甘,拉著兩姐妹挨到下班,想蹭巴老一頓飯。

結果又吃了一頓食堂。

小氣。

……

6月6日,星期二,芒種。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天氣也越來越熱,熱到一張床隻能睡一個人。

薑甜甜和薑麗麗一大早就騎車去了學校。

本來按照陳凡的交代,讓她們每個周末回來一趟就行,結果現在兩姐妹幾乎每天都往回跑。

我的二人世界啊!

陳凡在床上打了個滾,兩眼無神望著天花板,已經無力呻吟。

片刻後,院門忽然傳來動靜。

陳凡眼珠微動,立刻爬起來趴到窗前,隻見薑麗麗推著自行車進來,手裡還拎著早點。

看到窗戶裡的陳凡,薑麗麗舉起手裡的早點,紅著臉說道,“我怕你肚子餓,給你帶早餐回來。”

陳凡深以為然地點頭,“你回來得正好,確實是餓了。”

兩個小時後,陳凡洗漱完,神清氣爽地從衛生間出來,走到床前坐下,拍拍還在補覺的薑麗麗,笑道,“既然沒睡好,那就多請一天假,明天再去學校。”

薑麗麗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不想理他。

就沒有這麼欺負人的。

陳凡也不在意,“你繼續睡,我去買菜,咱們中午吃大餐。”

聽到這話,薑麗麗臉色才好看了一點,換了個舒服的姿勢躺著。

陳凡哈哈一笑,俯身親了一口,起身便往外走。

午飯後,薑麗麗躺在貴妃椅上,捧著《上海諜影》看得入迷。

陳凡則以腿為枕,閉著眼睛打盹,享受難得的閒暇時光。

可惜,難得的享受總容易被打破。

下午兩點,門鈴聲準時響起,陳凡拍拍大腿,“不用你去,應該是安裝電話的人來了,你去準備茶。”

隨即起身往外走,打開院門,一老一年輕兩位電話安裝師傅站在門外。

他們挎著的電話局專用帆布包,便是最好的名片。

年輕師傅負責外麵牽線,老師傅則在小院裡轉悠,見陳凡跟在身旁,便耐心解釋,“這種民國時期建的小洋房,有些會留有電話線路,不僅電話,電線、煤氣、水管這些都有。

隻不過時間長了,有些房子還留著,有些房子卻沒了。不過沒了也沒關係,隻要找到當年留下的線槽,把電話線穿過去,就能裝得漂漂亮亮的,從外麵一點也看不出來。”

陳凡又遞了一支煙,笑道,“師傅費心了。”

老師傅接過煙、夾在耳朵上,在房子角落的牆上拉開一個不明顯的小鐵門,轉身笑道,“運氣不錯,找到了。隻要再找到屋子裡的出口,就能判斷線槽走向。有了線槽,電話線就不用架飛線,走線槽會好看很多。”

陳凡再不懂這個,從兩位師傅在線槽前賣力地拉扯、也該知道,走飛線比走線槽要簡單許多倍,便拿出糖果、香煙在一旁伺候著,讓兩位師傅儘量滿意。

滿意的結果就是,好不容易花了一個多小時,把線槽走通,老師傅點燃煙,說了一句,“要裝個分機麼?就收個機子費。”

陳凡樂得合不攏嘴,“好啊。”

於是,等兩位師傅離開的時候,家裡便多了兩部電話機。

一部在一樓客廳,擺在沙發旁的拐角茶幾上,另一部裝在二樓自己房間,即便晚上睡覺,也不耽誤接電話。

而且今天安裝的可不是手搖的磁石電話,而是帶撥盤的電話機。

這種電話的好處,就是可以通過交換機直接“搶線”。

眾所周知,由於交換機的缺失,如今電話局還在普遍使用人工接線員,打電話的時候,先撥通的是接線員,然後再由接線員轉接。

而交換機則省略了這個步驟。

隻要有空缺線路,電話信號就能直接接通,比人工接線效率高了無數倍。

那種打個電話、一等幾個小時的日子,終於一去不複返啦!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個黑色的黑膠撥盤電話有點醜,要是弄個像民國時期的複古電話就好了。

他覺得醜,薑麗麗可不覺得,她趴在沙發上,眼睛直愣愣地盯著電話,“我能給爸媽打電話嗎?”

陳凡,“你知道你爸辦公室的電話號碼?”

薑麗麗沉吟兩秒,抬起頭滿臉迷茫,“我忘了。雖然記在本子上,可是本子在姐姐那裡。”

陳凡兩手一攤,“那沒辦法,隻能等甜甜回來再說。”

隨即搓了搓手,嘿嘿笑道,“我給盧家灣打個電話先,楊書記肯定嚇一跳。”

說著便伸手去抓話筒。

可是沒等他抓住,門鈴聲再次響起。

陳凡愕然抬起頭,誰啊這是?

門外傳來一道聲音,“有人在家嗎,我們景德鎮瓷器廠的,送貨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