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留學生(1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5529 字 2個月前

將文件夾遞還回去,陳凡抽了口煙,看著兩人嗬嗬笑道,“我記得第一部是個抗戰故事吧。這麼說,原來小本子真喜歡看打小本子的故事?”

何青生正準備開口,聽到這話,忍不住被一口煙嗆到,跑到一旁連著咳嗽十幾聲,又趕緊灌了兩口茶,才喘著粗氣笑罵道,“雖然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你能不能說得好聽點。”

許啟珍也在一旁樂不可支,哈哈笑個不停。

陳凡沉吟兩秒,正色說道,“那就反戰故事?”

何青生擺擺手,回到位置上坐下,等喘勻氣,才說道,“反正就是這麼個情況,話糙理不糙,抗戰故事在小本子確實比較受歡迎,這一點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陳凡笑笑沒說話。

從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兩國確實可以算蜜月期,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各種文化、經濟交流不斷。

其中小本子官方沒有明確表示,但在民間交流活動中,各種反躬自省卻屢見不鮮。

抗戰小說能在小本子暢銷,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不過蜜月期隻有這麼幾年,再往後,廣場協定一簽,日元購買力高漲,同時也催生了小本子的自信心。

到時候再談什麼反省、思過,除了極少數還算講道理的人,其餘的那些,借用曹丞相的話,那就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時何青生看了一眼陳凡,又丟了一支煙過去,隨即乾咳兩聲,低著頭眨了眨眼,“那什麼,有個事跟你說一下。”

陳凡看向他,“怎麼還扭扭捏捏的,該不會是把我賣給小本子了吧?”

何青生頓時氣結,“什麼亂七八糟的。”

他又是一聲乾咳,轉頭看了看旁邊的許啟珍,轉過臉來,打著手勢、笑著說道,“是這麼回事,就是協會裡部分同誌,聽說了你的作品在小本子那邊的銷量還不錯,這種抗戰故事也比較受歡迎,就那什麼,就讓我們跟那邊對接了一下,看看還需不需要這樣的作品。

然後呢,我就給高橋英夫打了個電話,就這方麵的問題探討了一下。

恰好對方也有這方麵的想法,畢竟你的作品雖然不少,但也不全是這一類彆,另外還有鄉土、現實主義作品等等,就那幾本抗戰作品,也不太夠,是吧……”

聽到這裡,陳凡也明白了他的意思,當即恍然點了點頭,看著他說道,“所以,你們就以單位的名義,跟高橋英夫達成了合作協議,由我們這邊的作家、為他提供作品,在小本子那邊出版?”

何青生嗬嗬笑著搓了搓手,“情況是這麼個情況,這個事兒呢,還是你們部門亞非分部的老段負責執行的,他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就是在審核合適的作品,還要安排人翻譯,再給那邊發過去。

不過你放心,都排在你的作品後麵,不會亂插隊。畢竟要講究先來後到是吧。”

陳凡抽著煙,輕輕點了點頭,臉色頗為嚴肅,“嗯,情況我知道了。”

隨即抬起頭看著他,正色問道,“我就一個問題。”

何青生臉色一正,指了指他,“伱說。”

陳凡眉頭緊皺,“你說的‘協會裡的部分同誌’,是不是你?”

何青生老臉一黑,“我是那種人嗎?”

許啟珍也趕緊在一旁說道,“我們知道,這個高橋是你先認識……”

陳凡突然哈哈大笑,“哎呀,我說多大的事兒呢,看你們搞得這麼嚴肅,弄了半天就這個。”

許啟珍愣了愣,轉頭和何青生相視一眼,再回過頭來,“你沒意見?”

陳凡嗬嗬笑道,“我有什麼意見?高橋英夫的出版社又不是給我開的,誰都能跟他合作。

而且作品出海這是大好事啊,不僅能創彙,最關鍵的是能夠讓更多的小本子知道那段曆史,了解我們對那段曆史的看法和態度,我覺得這個是更重要的。”

何青生心裡長長鬆了口氣,兩手一拍,指了指陳凡,扭頭對著許啟珍說道,“看看看看,我就說小陳同誌有覺悟,沒說錯吧。”

許啟珍也認真點頭,“這個我是一直都相信滴。”

他們就擔心陳凡有意見,畢竟高橋出版社的能力也有限,如果其他人也一哄而上,恐怕以後分給陳凡的出版資源就會少很多。

這個跟國內不一樣,國內稿費固定,而小本子那邊可是有版稅的,出版數量直接與版稅掛鉤,……這個版稅還是他們看了陳凡與對方簽的合同之後,才知道國外的作家竟然還能分成。

也正是因為這個版稅,才讓有些作家紅了眼,希望能爭取到這個機會。

哪怕要給單位交一筆管理費,也比國內的稿費強得多啊。

陳凡看著兩人表演,臉上掛著笑,心裡卻有些感慨。

這是碰上好人了哦。

遇上不好的,彆說解釋,直接讓你把手頭上的資源交出來。

不給?一個帽子戴下來,看你還給不給。

有點良心的還能剩口湯,最黑的是直接拿走,再將你一腳踢開。

像何青生這種好聲好氣的商量,隻能說他人品不錯,加上陳凡背景過硬,但凡缺一樣,小陳同誌都得吃個啞巴虧。

這年頭在

作品出海方麵,除了有一個需要審查內容的規定之外,再沒有其他方麵的限製或要求。甚至就連內容審查也不是針對陳凡這種情況,而是外文出版社的內部規定。

因為之前根本沒有這方麵的需要啊,自然也就沒有私下與境外出版社合作的先例。

所以如此一來,這些資源該如何處理、都是“人”說了算。

這種時候就能看出人品。

對於資源充公這種事,陳凡心裡早有預料,甚至還有些奇怪,怎麼半年了也不見他們提,還以為他們是不是私底下在偷偷聯係,或者就沒想去做。

卻沒想到,原來是在等自己作品出版的結果。

現在結果出來,形勢一片大好,自己還多賺了幾萬美元,那些人自然坐不住。

至於說將渠道分享出去這種事,他確實是不在意。

首先小本子不止一家高橋出版社,隻要能在那邊打出名氣,多的是出版社主動找上門求合作。

再一個,現在歐美那邊才是他創作的重點。

那邊賺的可是美元。

歐美圖書市場有幾十個小本子那麼大,一部西幻小說,就能造就一個千萬富翁,這點小錢算什麼?!

而且西幻是自己的獨家作品,就試問一句,當前國內有幾個能寫西幻小說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