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雲湖時,已經是華燈初上。
陳凡將車開到家門口,下車開鎖、推開院門,再把車開進院子裡,又下車把大門關上。
一通忙活之後,剛一轉身,便看見地上有兩雙綠油油的眼睛瞪著自己。
“喵嗷……”
他上前輕輕踢了兩腳,踩著一隻貓的肚子按摩,“你們兩個還在啊,不錯不錯,待會兒給你們好吃的。”
難為這兩隻成年狸貓如此儘忠職守,多喂一頓飯,就當發獎金了吧。
另一隻沒有被按摩的野貓趴在地上又“喵嗚”著叫了一聲,心裡想著,在這裡住著風吹不到、雨淋不到,隔三差五還有小姐姐過來給魚吃,傻了才會走。
放開兩隻貓,陳凡開門進屋,拉亮電燈,隨即將背包丟到椅子上,從前屋轉到後院,看看家裡還有什麼可吃的。
正常來說,這屋子常年沒人住,一般不會保存食物。
但是楊梅她們三人經常輪流過來打掃,也清楚他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回來一趟,所以保不齊會放點吃的東西在家裡。
冰箱沒插電,拉開門,裡麵空蕩蕩,啥也沒有。
再去廚房。
還不錯,在櫥櫃裡麵,找到一條臘肉、幾根臘腸和一隻臘雞,外麵的水缸裡麵,還有幾條尺長的大魚遊來遊去。
後院靠牆有一條小小的菜地,分塊種著蔥薑蒜,以及幾種不同種類的蔬菜。
這些菜一看就有人經常打理,一點都不顯淩亂。
後院中間的亭子,周圍種的一圈菊花開得正豔。
總而言之,這裡雖然沒人住,卻和有人住沒什麼兩樣。
既然什麼都有,陳凡也就懶得出去吃飯。
蒸上一鍋大米飯,去菜地裡挖了幾個土豆,摘上幾把青菜,燉一鍋臘雞悶土豆,再撈一條魚……。
半個多小時過去,三菜一湯上桌。
先挑了一點魚背肉和帶肉的骨頭分到兩隻貓碗裡麵,隨後從房間翻出一瓶陳年雲湖大曲拎到廚房,坐下來端著飯碗便開炫。
酒足飯飽,順手把鍋碗洗乾淨,再接了一壺水放在煤爐上擱著,等水開的時候,搬了一把搖椅到前院,旁邊再放一把凳子、用來擱茶壺。
喝一口茶、點一支煙,身體後仰往搖椅上一癱,順著慣性、一前一後地搖了起來。
兩隻貓有點吃撐的樣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連尾巴都懶得搖一下。
陳凡左手曲臂墊在後麵枕著頭,手裡夾著煙,雙眼仰望天空,眼裡充滿了哲學意味的思索。
為什麼現在的月亮會這麼大?
現在的城市還沒有那麼多的光汙染,夜晚的天空非常清澈透亮。
今天晚上的月亮很大,……唔,今天已經是農曆9月14了,正是月圓的時候,那月亮大得好似銀盤,懸掛在頭頂不遠處,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來。
陳凡躺在搖椅上,看著頭頂的圓月、吹著涼爽的秋風,忽然有點想睡是怎麼肥四?
恍恍惚惚間,不遠處有些閒聊的聲音傳了過來,應該是吃完晚飯後、街坊們聚在一起聊天。
“今天星期天,我也去雲湖看了,好多人喲,那拍電影的地方裡裡外外全都是人,擠都擠不進去。”
“那肯定撒。星期天你放假,彆的單位也放假,從雲湖開埠算起,兩千多年了,什麼時候有人來拍過電影啊,那還不趕緊去看熱鬨。”
“你這話說的,兩千多年前也沒有電影啊,……”
“兩千多年前也沒你啊。”
院子裡,陳凡猛地睜開眼睛,扭頭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看過去。
拍電影?還是在雲湖?
拍什麼電影?
他耳朵微動,隱隱約約的聲音立刻變得清晰許多。
“要我說,還是陳凡有本事,連著幾本小說都被電影廠看上。”
“這還要你說?現在滿雲湖誰不知道,上影廠要拍三部電影,都是陳凡寫的,第一部拍的是《擺渡人》,已經拍完了,就等上映。
可惜這部片子沒在雲湖拍,是在太湖那邊找了個地方拍的,也不知道拍的怎麼樣。
《雲湖戀》是第二部,等這部片子拍完,他們還要拍《上海諜影》。
我倒是蠻好奇,陳凡寫了那麼多的小說,他們是不是都要拍成電影哦。”
“哎,這個問題問得好,我還真問過他們拍電影的人,說是個導演,就是他們的負責人。
他說的是,有些小說適合改編成電影,有些就不行,除非隻拍一個片段,比如說陳凡的成名作、《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部小說就適合選一個故事片段來拍,因為劇情太長,一部電影放不下。”
陳凡停下晃動,抽了口煙,心裡嘀咕著,電影放不下就拍電視劇啊,我又不挑。
哦,對了,現在我國還沒有拍攝長篇電視劇的先例。
以至於小本子拍了幾集爛得要死的西遊記,央台的領導都如獲珍寶,打申請花大價錢買下來,結果放了兩集就被罵到停播。
好慘。
現在的電視劇是什麼情況呢?
我國的第一部電視劇,是央台的前身、當時的京城電視台,在58年拍攝並播出的,總集數是1集。
對,就是1集。
總時長更感人,20分鐘!
因為不在電影院放映,而是在電視上播出,為了區彆電影,才有了“電視劇”這個稱呼。
此後的20多年裡,基本上都是這種,少則1集、且隻有2、30分鐘,多則有兩三集,同樣每集不超過30分鐘的劇集。
內容?
內容就不要問了吧,反正大約就是樣板戲那種。
一直到81年,央台拍攝了9集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才開創長篇電視連續劇的先河。
看看,名字都改了,以前的叫電視劇,後來的都叫上了連續劇。
而且即便是在《敵營十八年》出現之後,拉長了每集的時間長度,可業內拍攝電視劇,依然是用拍電影的方式,也就是一部劇隻有一兩集,每集長度固定為45分鐘,因此也被稱為“電視單本劇”。
真正的電視連續劇的成形與爆發,還是要等到86年,這一年被電視人稱為中國電視連續劇的元年。
三部大火劇陸續播出:《四世同堂》28集、《尋找回來的世界》12集和《新星》12集。
包括經典版的《紅樓夢》和《西遊記》,也都是在這一時期進行製作並播出。
距現在還早著呢!
要一直到88年,央台才對電視劇作出了篇幅的劃分:3集以上的電視劇為連續劇;隻有1、2集的稱為單本劇,每集不超過50分鐘;30分鐘的稱為電視短劇;15分鐘的為小品。
所以我國的第一部電視劇,充其量是個小品劇。
當然,意義很重要,算是開了先河。
按照央台製定的這個標準,陳凡寫的那個《在希望的田野上》,如果讓他改編成電視連續劇,那不得了。
多了不說,按一個故事兩集算,他已經寫了18個故事,那可是整整36集。
誰家那麼有錢,一下子拍36集出來?
職工工資、設備耗材都不要錢啊?!
陳凡丟掉煙頭,站起來端著茶壺往裡走。
廚房煤爐上的水開了,還是先洗白白吧,什麼電視劇電影的,等以後再說。
……
第二天一早,10月16日,星期一。
陳凡和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簡單吃了點東西,便開車離開。
不過他決定暫緩回盧家灣,去雲湖看個熱鬨先。
這個雲湖自然不是雲湖市的雲湖,而是雲湖市名字由來的雲湖。
大約就是洪湖市和洪湖的關係一樣。
開著車一路往北狂飆,中間停下來問了個路,隻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就趕到電影拍攝的地方。
那是雲湖的一處非著名景點。
咳咳,意思就是本地人都知道,外地人、哪怕是下麵縣城的人都不知道,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
不過在書裡麵,陳凡還是給那裡起了個名字,叫做“玉龍灣”。
他自己也感覺有點尷尬。
相比原版故事的廬山,雲湖可以拿得出手的景點確實少很多。
不過這裡的風景還不錯,再加上一點牽強附會的故事,陳凡就給這裡的幾個地方都按上了名字,也成了書中男女主角約會的地方。
比如綠草徑、玉龍灣、望月石、呂祖岩、碧水河、百花島、……?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