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一下,他笑著說道,“倒是這個餓得,難不成路上還不能吃飯?”
張文良立刻說道,“你是沒乾過這種活,甚至連稍微吃體力的重活都沒乾過。乾過了就知道,無論是趕路、還是下力氣,太累是吃不進去飯的。”
不等他說完,陳凡便恍然點了點頭,“時間不方便、也沒胃口,就算餓了也乾脆忍著。”
楊書記在一旁又補充道,“除了這個原因,一般來說,乾部下鄉有規定,不許拿老百姓一針一線。何況稅務員還不討喜,有些生產隊為了讓他們走,直接不給他們安排飯,要是他們帶的乾糧不夠,也隻有餓著。”
肖烈文抽著旱煙,笑道,“小安頭一次征稅,差不多把所有的難題都碰了一遍,第二年他學乖了,不等到征稅的時候,就先跑來跟你們6隊的小楊商量。
他在這裡插過隊,跟小楊一家人都熟悉,忙前忙後幫著交公糧、去食品站交牲豬任務。他到底是公社裡的乾部,跟各個口子裡的人都認識,免了不少麻煩。
後來又通過小楊,跟其他小隊搭上線,就這麼忙活了十來天,幫各個小隊處理好交公糧、交牲豬的事情。
坦白說,我們老百姓比較實在,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我好,我肯定不會讓你為難。
從那以後,該交的稅,我們都提前準備好。就比如說屠宰稅,……”
他忽然轉頭看向陳凡,嘿嘿笑道,“你交過屠宰稅沒?”
陳凡眨眨眼,搖頭說道,“從來沒有。”
說來也怪,他在家裡已經殺了好幾頭豬,也不見有人來找他收稅啊?
而且還有熟食廠每天都要宰殺那麼多的雞鴨鵝,稅呢?
肖烈文笑著說道,“沒人找你收稅,那是因為早在年初購買豬種以後,我們就把任務豬的數量減掉,剩下的養到年底,隻要能存活下來,在宰殺前,就已經先去找小安交稅,拿到了完稅證,當然可以隨便殺。”
陳凡微微張嘴,竟然還有這種事?
看來自己在這裡兩年,也不是什麼都了解啊。
葉樹寶將最後一口飯扒完,放下碗筷抹了把嘴,也加入進來,“小安最大的優點,就是懂得靈活變通。以前有些人就是腦袋轉不過彎來,非要按照那個規章條例,說怎麼搞就怎麼搞,煩都能把人煩死。
就拿這個屠宰稅來說,規定是先稅後殺,怎麼,難道我先殺後稅,就要被罰?
小安就不管,也不為難人,好聲好氣地說話,都殺了一頭豬,還能差他兩毛錢?!”
陳凡看了一圈眾人,沉吟兩秒,“那熟食廠的怎麼算?”
一聽這話,楊書記立刻笑道,“那當然算副業公司的啊。前天聊這個問題的時候,錢書記就說清楚,我們早就已經從手續上,把盧家灣的農業生產和所有副業公司分開。
然後每一個副業又是相對獨立。養殖跟熟食廠沒關係、跟食品廠也隻是供貨,就連運輸和門市部,都是各算各的,賬務清楚,還能逃稅,……”
陳凡正在為自己的先見之明而得意,畢竟這個建議就是他提出來的。
然後聽見“逃稅”?差點讓一口煙嗆到。
還好,張隊長立刻在一旁說道,“什麼逃稅,是避稅。”
隨即對著陳凡解釋道,“錢書記說,按照規定,我們所有的副業公司都要交稅,而且要交兩種,一種是什麼工商統一稅,還有一種是所得稅。
那個所得稅啊,是你賺得越多,他收的比例就越高。
要是按照一家公司的收入去收,就得要好多好多錢,但是這麼一分散,把收入攤到各家公司頭上,再去算稅,一下子能少好幾十、甚至上百萬。”
今年一整年,盧家灣不僅風調雨順、農業大豐收,副業公司也順風順水,除了之前陳凡打下的基業,張文良還帶著人,將熟食店的數量翻了一倍,還擴展了幾家大客戶,銷售範圍覆蓋整個雲湖地區,尤其是雲湖區域內、長江兩岸所有的客運碼頭。
所以這一年,盧家灣的副業總營業收入超過了兩千萬,其中百分之七十來自於碼頭門店,可見旅遊業的吸金能力有多大。
嗯?
咳咳,當然,這隻是毛收入,扣掉成本,以及給社員、小隊和其他生產隊的利潤,能落到大隊部手裡的,最多也就是兩三成,大約5、600萬的樣子。
總而言之,陳凡明白了張隊長的意思,“如果是階梯稅率的話,確實能少交很多稅。”
最後,他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我們同意把副業公司都搬過去,他們就沒點表示?”
“表了表了。”
楊書記笑得合不攏嘴,“錢書記說了,隻要我們肯搬,今年的所得稅不收。”
張隊長,“那個工商統一稅要不了幾個錢,給了就給了,所得稅是大頭,我讓李會計算過,不收能省兩百多萬。”
陳凡忍不住有些咋舌,總收入不過五六百萬,所得稅就要兩百多萬,這個階梯稅率是真的狠。
繼續剛才的話題,楊書記說道,“除了免掉今年的所得稅,搬過去之後,再免兩年,而且後麵三年也減半征收,這一加起來,那不得了。”
看他們笑嗬嗬的樣子,陳凡也微笑不語。
等到明年,各個地方的社隊企業將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就算沒有錢書記他們給的優惠政策,未來幾年,減稅甚至免稅,也將是大勢所趨。
不過就目前來說,這一條足以顯示出公社的誠意,至於大勢來了怎麼辦?
當然是跟著大勢走,繼續減免唄。
總的來說,80年代上半葉,還是集體企業的天下,要到中期以後,私營公司才開始走上台麵,並蓬勃發展。
至於具體的政策,卻是一年一變、甚至幾變。
反正陳凡是不打算過早介入這方麵,先苟住幾年再說。
張隊長看見陳凡臉上的笑容,就知道他對這條政策比較滿意,便繼續說道,“除了這個,公社還答應通過正規渠道,向縣商業局打申請,給我們籌集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這樣食品廠和服裝廠又多了一條路。”
最重要的就是這幾條,至於其他方麵,倒也無關緊要。
無非就是為工業區提供配套,並聯合修建一座樓房,用於招待所和餐館,以及將供銷社門市部、衛生所開過去的事。
這一點呢,就跟省城的文藝新村差不多。
畢竟按照規劃,等這座工業園落成,可能會有幾百、甚至上千名工人在裡麵上班工作,這可是南湖公社、甚至是孤峰縣除了城關鎮之外,最大的企業群。
再加上為了“首義”的榮譽,錢書記他們自然是有什麼給什麼,就是為了把牌麵撐起來。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