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招聘會(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5530 字 1個月前

旁邊有人接過她的話,“今年有就今年賺、明年沒有就明年再說啦。”

那婦女依然搖頭,“還是算了,我們鎮上的人有糧食本、有工資,不像他們農村裡的看天吃飯,有機會還是讓給他們吧。”

不遠處又有人說道,“要我說,什麼農村鎮上,還不都是一個公社裡的。

現在好多學生畢業、公社都安排不了工作,就鎮上那幾家單位,去年還說人比事過,要減少一部分人,還說要把幾家效益不好的廠關閉。

說得那麼嚇人,雖然今年沒有關,誰知道明年會不會關?

倒是盧家灣這兩年發展得不錯,通過小陳老師,他們還跟地委幾家大單位搭上了關係,小陳老師又是在省裡上班的大作家,隻要小陳老師不撒手,我看盧家灣就倒不了,還不如讓家裡的小輩過去試試,省得天天遊手好閒,時間一長,人都要廢掉。”

會場外麵的人嘰嘰喳喳,說什麼的都有,會場裡麵也不遑多讓,不喊大聲一點,都不容易聽清。

一張寫著“盧灣服裝廠”的攤位前,28歲的黃秀英拿著一張油印紙印刷出來的履曆表,看了看拉開凳子坐下的中年男人,客氣地說道,“洪師傅,看您的資曆,從12歲就出來做學徒,已經做了36年的衣服,時間倒是很長。

隻不過,您一直在隊裡幫人做衣服,有沒有出去過外麵,做過百貨公司那種衣服呢?”

洪師傅不好意思地乾咳了兩聲,兩手撐在大腿上,頗有些欲言又止。

不過求職的欲望終究還是戰勝了麵子,鼓起勇氣說道,“我在舊社會的時候就拜師學藝,五幾年出的師,跟師父的時候,到雲湖做幾年,到現在做了36年衣服,……後來被遣返回農村,到今年也有二十來年了。

要說百貨公司那種,我早年也做過,雖然二十幾年沒做了,但肯定沒有問題,我這個是童子功……”

黃秀英認真聽完他的自我介紹,在表格上打了個“”,隨即笑道,“洪師傅,您在我這裡過關了,明天麻煩您再來一趟,下一關麵試,在我們服裝廠的培訓班裡,到時候就要看您的真本事。”

洪師傅一聽,感覺非常高興,連連點頭,“好好好,我明天一定到、一定到。”

不遠處,看著像是5、60歲,實際隻有48歲的洪師傅,楊書記滿意地點了點頭,高高舉起手裡夾的煙,對著張隊長笑道,“就是要多招這樣的老師傅,老師傅經驗足,來了就能用,比學徒工強多了。”

張長江連連附和著點頭,“嗯嗯,我覺得也是。”

頓了一下,他又笑道,“多虧小陳想出來的主意,搞出來這麼一個招聘會。要是像以前,讓各個單位、生產隊、居委會自己報名單過來,我們連招的是什麼人都不知道,哪裡可能會有這種老師傅?!”

如果陳凡在這裡,肯定要哭笑不得。

都48了,而且人生有一半的時間在務農,手藝不生疏就不錯了,還指望能有多好?

服裝廠是要長遠發展的,尤其這個服裝廠是陳凡按照現代化的工廠進行打造,用的縫紉機都是找雲湖機械廠定做的工業縫紉機。

那些老師傅會用嗎?!

不過他現在不在現場,想什麼都白搭。

當然,他也沒有徹底撒手不管,在招聘會之前,他就跟劉璐反複交代過,招工要以年輕女同誌為主,尤其是要有文化基礎的,其次才是以有經驗的老師傅為輔。

劉璐也是這麼交代黃秀英等人。

嗯,希望能有個好結果。

那麼陳凡不在這裡,他在乾嘛呢?

此時他正蹲在盧家灣的灌溉渠旁邊,抽著煙看人抓甲魚呢。

……

盧家灣的灌溉渠,以主乾道兩旁、南北走向的兩條約8米寬的主渠為乾線,橫向12個小隊的12條約4米寬的輔渠為支線,再通過這些支線往南北延伸出一條條隻有一米寬的小渠,如此鋪滿3000多、近4000畝的水田。

按照以前的老規矩,凡是有水的地方,必定會養魚。

雖然不是像魚塘那樣精養,而是隻管放魚苗、不管喂食的散養,每年也能有不少魚獲。

以前呢,隻是將那些大大小小的灌溉渠裡的水放乾,把魚撈上來,再從河裡抽水,把主乾渠灌一小半,等開春以後,春耕的時候,再徹底把水渠灌滿。

但自從陳凡帶來了甲魚,這個流程中間便多了一道工序,挖甲魚!

陳凡吐出一個煙圈,看著在淤泥裡、拿著個木鍬挖甲魚的楊隊長,說道,“去年你們挖了那麼多甲魚,還沒挖絕種?”

楊隊長頭也不抬,雙手握住木柄,輕輕將表麵的一層淤泥撥開,再用木鍬挑出一隻碗口大的甲魚,嗖地一下甩到陳凡麵前。

這才抬起頭笑道,“看看,絕種沒?”

陳凡屁股往後一翹,雙腳順勢後移了半尺,準確避開甩上來的淤泥,看了看麵前的甲魚,咂了咂嘴,“這東西要加兩斤土豆,才能燉一鍋。”

“有這麼大的就不錯了,你還挑。”

旁邊不遠處的劉會計扶著木鍬喘了口氣,抬頭看向陳凡,笑道,“大家夥在去年就挖得差不多,就算還剩一些漏網的,也都是極少數,哪有那麼容易翻出來。

這些甲魚都是我們從其他幾個生產隊收來的,等魚苗長大一點,再把甲魚苗放進去,這樣魚苗不會損失太多,又能讓甲魚源源不斷。

但是想要大家夥,那就不要想啦。”

陳凡恍然點了點頭,“我就說怎麼還有那麼多甲魚,原來是你們放了魚苗。”

楊隊長杵著木鍬走上岸,就地坐在斜坡上,反手勾勾手指,從陳凡手裡討了支煙,再懟到他的旱煙杆上點燃,呼出一口長氣,正好聽到陳凡的話,便說道,“春天不打獵、抓大不抓小,不準竭澤而漁,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去年抓甲魚抓得太狠,以前經常能夠在水邊看見甲魚曬太陽,今年開春都沒怎麼看到過,我們就知道出了問題,這才找人買了甲魚苗放養。”

陳凡眉頭輕挑,臉上滿是笑意。

兩年前自己見他們挖甲魚,連巴掌大的甲魚苗都不放過,還擔心這東西會不會在盧家灣絕跡,都已經做好幾年後辦個種苗基地的準備。

沒想到自己還隻是個想法,他們就已經在行動。

看看眼前的甲魚,雖然與去年挖的相比不算什麼,可也是個好現象呐。

這個才是可持續發展。

楊隊長抽了幾口煙,轉頭看著陳凡,小聲問道,“小陳,問你個問題啊。”

陳凡回過神來,“嗯,你說。”

楊隊長小聲問道,“我知道你做事都有原因,不過,這次副業公司擴張,為什麼隻留了一半的崗位給本隊的人,另外一半都放出去了呢?

其實留七成、隻給他們三成,他們都要笑出聲來,用不著那麼多的。”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