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土大學(1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6620 字 1個月前

第657章土大學

一把牌都沒胡,等陳凡騎著馬到大隊部的時候,還在生悶氣。

拍拍馬屁股讓小馬自己去玩,隨即走進大隊部辦公室,沒好氣地看了一眼興致勃勃的幾個人,「招聘會這麽快就完啦?」

張文良扔給他一支煙,好奇地問道,「怎麽跟吃了火藥似的,誰惹你了?」

陳凡這才一聲長歎,走到窗邊的長條椅上坐好,「剛坐下跟劉師傅他們打花牌,馬上就要贏了,就有人跑去喊,讓我到大隊部。劉師傅他們耍賴,直接把牌扔了,結果一把牌都沒有胡。」

聽他說打牌,剛才還滿臉興奮的楊書記幾人,立馬臉色微變,都不敢吱聲。

張文良更是低著頭默默抽菸,原來是自己惹的鍋?

還是肖隊長仗著自己是他師父,歎著氣說道,「盧四爺當年靠著一手牌技,在上海灘大殺四方,你得了他的真傳,還是不要在這裡禍害鄉親父老,要玩去外麵玩吧。」

張隊長跟著連連點頭,「劉師傅他們都是一大把年紀,可以當你爺爺的人,有幾個錢輸給你?」

陳凡撇撇嘴,「我們就玩5分。」

張文良臉色微變,「去年你跟我們玩一毛,不也贏了5丶6百?!」

陳凡瞟了他一眼,「5丶6百就把你嚇到了?再說那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啊,真沒出息。」

吐了陣槽,陳凡感覺心裡舒服多了,這才轉頭看向楊書記,「招聘會情況怎麽樣?」

楊書記正想說,跟你玩隻輸不贏丶再打牌不是傻嗎?不過看他說起了正事,便乾咳一聲,笑道,「還行,原本預定招400人,今天有600多人報名,初選合格的差不多一半,都跟他們說了,今天是初試,明天到廠裡進行複試。」

現在盧家灣各個副業公司,有一多半集中在5隊前麵不遠處的坡地上,其他的分散在幾個小隊,不過離得也不遠。

比如陶器廠在6隊丶竹編和家具廠在7隊,5隊則有養殖場丶屠宰場丶洗絨廠丶熟食作坊,以及正在籌備的食品廠丶服裝廠等等。

其中大部分是陳凡提議並操辦起來的,少部分是大隊部自己發揮。

那個7隊的竹編和家具廠就是。

說是個廠,其實不過是個集散地,各個小隊會竹編丶打家具的人,將做好的東西送過去,那邊做好記錄和簽收,再通過運輸隊送到各個熟食店代售,等賣掉之後再分錢。

唔,其實就是賺點小錢的東西,算是錦上添花吧。

如果讓陳凡出手,他當然有很多辦法把這個廠做大,不過這種純手工的東西,規模上不來,又缺少藝術價值,他便懶得去管。

主要是其他的食品丶服裝產業做大之後,產值規模比這個可要大得多,根本沒有可比性。

在當前盧家灣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他當然要以那兩種為主,何必分出精力去做小產業呢?

現在盧家灣的工廠情況就是這樣,所以明天來複試的人,也都要去幾個小隊的廠子裡,等待接受最後的測驗。

陳凡對這個不感興趣,倒是對應聘者的數量有些驚訝,「怎麽才600多人來麵試?」

在他的設想中,五個大隊加上鎮上的無業青年,怎麽著都能湊個3000人吧,現在的人都這麽不急著找工作嗎?

楊書記對他的反應不以為然,說道,「600多人不少啦,就這些,裡麵還有好幾十個老師傅,你說的那些年輕人,來的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其他生產隊的,鎮上來應聘的人,看看有沒有30個。」

張文良續了一支煙,看著陳凡說道,「興秀碰上幾個前年到盧家灣插隊的人,跟她們聊了聊。幾個小姑娘畢業都兩年了丶還沒落實工作,這才過來應聘。

雖然她們沒有明說,可興秀見多了人,哪能看不出她們的想法。她們就是打算騎驢找馬,先想辦法進廠找份事做丶順便學個手藝。

等以後鎮上的單位有了名額,她們立馬就能過去。

咱們這個隊辦企業,人家鎮上的人看不上呢。」

陳凡齜著牙,「都快沒飯吃了,還挑啊?」

說著咂咂嘴,「這隊辦企業就這麽讓人瞧不上?社辦單位也沒好到哪裡去啊,還不是公社裡麵的。」

葉樹寶哼哼兩聲,「要不然呢?人家社辦單位雖然隻高了一級,可那也是城鎮戶口丶正規單位,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該有的福利一樣不少,而且還能分房。」

聽到這話,陳凡忍不住咧著嘴嗬嗬直笑。

看到他發笑,葉樹寶也說不下去了,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不一會兒,辦公室裡笑成一片。

好不容易等笑聲停歇,楊書記才擺了擺手,哈出一口長氣,笑道,「生產隊的單位,工資是基本生活費加工分的方式,單位是小隊的,以小隊為單位核算,單位是大隊的,以大隊為單位核算。

工分這東西,可高可低,搞過養殖的人都知道,家財萬貫丶帶毛的不算。

咱們盧家灣的副業,基本上都建立在養殖業上麵,聊聊幾個不相乾的,也要跟隊裡進行捆綁核算,鎮上的人覺得不穩定,也情有可原。」

張文良左右看了看,笑道,「要是讓他們知道,今年一個

工人能分三四千,頂得上鎮上的單位乾10年,不知道他們是要穩定丶還是高分紅啊?!」

陳凡眯著眼睛想了想,突然說道,「外隊的人也有分紅嗎?」

這話一出,辦公室瞬間安靜下來。

幾秒後,楊書記果斷搖頭,「沒有。」

張隊長沉著臉說道,「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

如果真按陳凡說的那樣,以後盧家灣的副業公司裡麵,外麵的人越來越多,給他們分紅的話,盧家灣的社員們能答應?

那是不是盧家灣的人丶還有什麽區彆?!

陳凡也不意外,笑了笑說道,「那簡單。本隊的人按老辦法,外麵的人用新辦法,就參考鎮上的單位,除了城鎮戶口給不了,其他都可以照搬,待遇方麵稍微高一點也沒關係。」

等過幾年後,全國的生產隊陸續完成分產承包,到時候就可以參考未來某些集體企業的做法。

公司歸公司,集體歸集體,公司裡麵按照內部薪酬管理體係執行,扣除成本之後,每年的盈利按比例上繳給集體,集體獲取收益後,按照戶口丶人頭進行分紅。

員工就隻能拿工資和獎金。

如果員工是盧家灣的人,就可以拿雙份,在公司裡麵拿報酬,回到村裡拿分紅。

可現在還不能這麽做,做了那就是動搖「合作社」的根基,因為社員的收入與工分掛鉤,沒有了「工分」,還算什麽合作社?

所以現在隻能走二元化的薪酬製。

這時候陳凡忽然有些明白,為什麽這年頭的集體企業都是用自己人,主要是好算帳呐!

張文良看了看發言的幾位,輕輕眨了眨眼,小聲說道,「那可以省很多錢哦。」

楊書記幾人相視一眼,若無其事地忽略這個話題。

省錢還不好嗎?!

兩秒後,楊書記才對著說道,「叫你過來,就是想跟你說一下招聘會的事,如果沒有意外,今天這批初試合格的人,應該都能錄取。

還差的那一些,就用我們自己隊裡的人補上?」

陳凡點點頭,「可以啊,本來那個比例就不是定死的,當然要隨機應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