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吃不了苦(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8444 字 10個月前

楊菊大大咧咧地笑道,“沒事,我們又不是第一次下地,早就習慣了。”

說完之後,便提著鐮刀走下田埂,彎腰開始收割。

薑麗麗、黃鶯、劉丹和她並列一排,相聚大約一米多遠的距離,齊頭並進,往稻田的另一頭進軍。

隨著稻田被攪動,一些小飛蟲騰空而起,有的撲騰著飛遠,有些卻落在人身上,蟄到就會生疼。

陳凡揮手趕走幾隻蟲子,看看她們的背影,再抬起頭看看天色,最黑暗的時候已經過去,天邊隱隱出現一絲光亮,整個天地也有了兩分顏色,稻田裡的人群也不像剛才隱隱約約的看不清楚。

他也不忙著去其他地方,就在田埂上打開畫袋,拿出架子,將畫板擱在架子上,然後拿著畫筆開始作畫。

到了6點半,生產隊的大喇叭比以往提前半個小時開播。

盧家灣上空回蕩著張翠娥的聲音,“社員同誌們,社員同誌們,大家早上好,又是一年雙搶時節,每年夏天,就到了搶收早稻、搶種晚稻的時候,……”

陳凡抬起頭,看向大喇叭的方向,眼裡是止不住的笑意。

這篇文章是張翠娥自己寫的,他也沒怎麼修改,就讓她直接廣播。

雖然還有不少瑕疵,但是無論做任何事情,甩開手走路,都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培養自信心的第一步,相信過了今天,張翠娥的膽子和信心都會更大些。

到時候自己就能更輕鬆了!

從朦朧到天亮,從日出到正午。社員們在稻田裡勞動,盧家灣上空大喇叭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

縣廣播電台的新聞轉播結束,張翠娥就給大家播放歌曲,又或者念一段報紙上的先進事跡報道,給大家加油打氣。

有人收割到陳凡身邊,大聲笑道,“陳老師,伱這個徒弟帶得不錯啊。”

陳凡轉頭看過去,笑著說道,“有句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說我教得好,我還說她有悟性呢。再一個,除了學得好之外,最主要還是她有這份心思,今天的廣播可不是我安排的,是她自己想到的。”

旁邊的人都連連點頭。

“這倒也是,昨天白浪湖開始雙搶,他們的廣播就沒有動靜。估計這一次啊,我們盧家灣的廣播又要出風頭咯。”

這話一出,周圍頓時傳來陣陣笑聲。

以前雙搶的時候可沒這麼熱鬨過,雖然那時候沒有大喇叭,可是公社上麵有,也沒見他們熱鬨啊。

所以說到底,還是盧家灣的廣播站辦得好!

太陽一點點地往上爬,曬在人身上火辣辣的疼。氣溫也跟著上升,哪怕有陣陣風兒吹過,卻沒能吹乾人們身上的汗珠。

陳凡提著畫板,輾轉在每一麵旗幟下,畫出一張張的素描。

早上還乾勁十足的人們,這時候都有些筋疲力儘,哪怕是二三十歲的壯勞力,走路的時候也喘著粗氣。

挑著擔子的?

哦,他們在憋氣鼓勁呢!

陳凡抬起頭看看天日,估摸著已經是上午11點,便收拾畫袋往回走。

如果是平時,肯定少不了人跟他打招呼說話,可現在即便是迎麵碰上,也隻是對著笑笑,然後腳步不停地挑著稻穗趕路。

割稻穀的主力是女人和少部分男人,收拾散落的稻穗、將其打包捆綁的是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挑擔則全部都是男人們的活,他們要將這些稻穗挑到各家各戶的場坪上,那裡會有上了年紀的老大爺將一捆捆的稻把拆開,然後用釘耙將稻把打散,攤在地上晾曬。

至於老婆婆,這時候應該正在灶頭前忙活,給下地的家人準備午餐。

平時乾活可以隻吃兩餐,但雙搶期間必須要吃三餐,而且還要儘量吃好點,否則人的身體肯定受不了。

如果家裡沒有老人的可就慘了,女人們從地裡回來,還要手忙腳亂地在灶台前做飯、準備下午喝的水。

陳凡現在就要去做“老婆婆”的角色。

他沒想過去下地收割遭這份罪,尤其是在看過一上午的勞動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讓自己上,可能真不行。

不是身體扛不住,而是受不了這份苦。

頭頂著烈日,在稻田裡麵彎著腰,一彎就是一上午,連直腰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因為人人都在搶時間收割,你多直幾次腰,耽誤的可能就是少收一壟地。

萬一要是因為少收了這一壟,結果耽誤了後續的搶種、搶曬,然後再碰上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那損失可就大了!

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每個人都在承受身體和心靈的雙倍煎熬,實在是太遭罪了。

反正陳凡自認為吃不了這份苦。

不過他搞搞後勤還是沒問題的。

快步回到知青院,將畫袋放到房間,然後一腳將兩隻狗子踢開,便提了個菜籃子,去後麵的菜地裡轉悠。

人太累的時候一定不能吃大魚大肉,否則容易消化不良,而且累得太狠了,也沒有胃口,看見魚肉都吃不下去。

所以這時候做的菜就要儘可能清淡一些,方便快點吃,還要容易消化。可是由於要承擔高強度勞動,又不能沒有營養,必須經得起消耗、不容易餓,這就比較考驗做菜的功夫。

他在菜園裡看了一圈,心裡便有了計較。

先摘了些黃瓜、茄子、豆角,抓了幾個辣椒,到廚房清洗乾淨切好,去房間割了點臘肉,拿了幾個雞蛋,又在廚房裡將楊菊從家裡拿來的榨胡椒舀了一大碗,再將養在魚缸裡的小魚仔撈了一些。

臘肉粒炒黃瓜、茄子豆角、辣椒炒蛋,最後是一碗榨胡椒糊小魚仔。

這就是陳凡給她們準備的第一餐“雙搶食譜”。

榨胡椒要糊,小魚仔要爛,兩樣混在一起,既開胃又有營養,其他菜也都清淡可口,但是又不缺油脂,保管經得起餓。

湯就不用了,直接煮一鍋稀飯,再蒸一籠米飯,先吃稀飯把胃口打開,再吃乾飯管飽。

也就是蒸包子饅頭要發麵,今天已經來不及做,明天倒是可以,否則的話,就著稀飯和菜,吃包子饅頭也挺好。

等飯菜做好,陳凡又給灶裡添了兩把火,燒了一大鍋熱水。

隨後將桌子搬到外麵的場坪上。

天氣炎熱,在外麵吃飯更舒服。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