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三道關(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10572 字 10個月前

嚼了幾下,他將嘴裡的穀子吐到地上,鐵鑽裡的稻穀也倒在地上,又繼續往前走,隨機插在下麵的一袋稻穀上。

這樣的動作反複重複。

陳凡跟在後麵,看著撒了一地的穀子,暗暗有些心疼。

看到他的表情,楊隊長卻滿臉微笑地搖了搖頭,甚至還偷偷比了個大拇指。

陳凡瞬間了然,這還是郭師傅手下留情了,要不然灑的穀子可不止這麼些。

直到插了十幾袋,郭師傅才轉過身,對著一直跟著的楊隊長笑道,“今年的穀子不錯啊。”

短短的幾個字,卻令楊隊長喜笑顏開。

盧家灣6隊的社員們也紛紛喜形於色,互相小聲轉告檢驗員說今年的穀子不錯。

開心的情緒迅速傳開,引得後麵的白浪湖6隊也翹首期盼。

檢驗員的心情對交公糧也至關重要,看來今天檢驗員的心情很好啊!

這麼多的糧食,郭師傅不可能隻檢驗十幾袋。

他在盧家灣的運糧隊裡來回遊走,時不時的查驗一下,包括用籮筐挑來的散裝穀子,也都不厭其煩地查驗,甚至還將手伸進底部,掏出來看下麵的穀子成色。

這樣耗費了將近半個小時,總算結束了檢驗。

隨後他在記錄本上做記錄,同時說道,“可以,都是一等品。”

話音剛落,周圍的盧家灣社員立刻蹦得老高,舉著雙手雀躍歡呼起來。

今年夏收交糧這第一關,算是過了!

交糧三道關,檢驗是第一關,過了檢驗關,接下來就要過磅。

直到這時候過磅員才姍姍來遲。

郭師傅主動迎上去,小聲說了幾句話,過磅員臉上立刻堆起來笑容,滿麵春風地和安全、楊隊長、陳凡打招呼,隨後隻是簡單抽了支煙,便不耽誤時間,招呼盧家灣6隊的人過磅。

後麵的人群立刻跟上,把車子分批拉過來,將麻袋抬到磅秤上。

過磅員端坐在八仙桌旁,手指撥動秤砣,每過一車,就開一張收據。

他這是怕弄混。

(80年公糧收據)

先過公糧,每過一車,他都開一張收據,同時在本子上做好記錄,一直等到湊夠應繳公糧的數量,他才大聲喊停,然後開始稱購糧。

還是同樣的流程,一車車的糧食從他麵前過磅,他也會同樣做好記錄,開一張收據。

(77年儲備糧、也就是購糧收據)

開好收據之後,這些單據都會交給楊隊長保管,他拿給劉會計登記,再到糧管所財務部領取售出糧食的款子,最後交給黃保管員入賬,算作今年生產隊的收入之一。

今年的購糧是45500斤,一等糧的收購價是9分5厘,總共可以收到4325.29元的款項。

單單這一筆,對於三百多人的盧家灣6隊來說,平均一個人可以分十幾塊呢。

糧食經過檢驗、過磅兩道關,交糧任務還沒有結束。

運糧隊要將糧食重新裝車,運到後麵的糧倉,親自將糧食倒進糧倉裡麵,才算完成。(這個圖出不來。)

這便是第三道關,入倉關。

盧家灣的幾十輛板車、獨輪車,一百多擔稻穀,在庫管員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將糧食入庫。

就這樣,從早上6點趕到糧管所,然後7點鐘開始檢驗,一直忙到將近10點,大家才完成今天的交糧任務。

即便如此,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公糧入倉,便算是完成了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所有人都可以鬆一口氣。

至於最重要的任務之二,自然便是(農曆)下半年的秋糧入倉。

對於這年頭的老百姓來說,除了自家的生活之外,最最重要的大事,就是交公糧。

種地納糧,在老百姓看來,這簡直就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事,也再沒有比完成納糧任務更開心的事了。

直到這時,楊隊長也長長地鬆了口氣。

他還記得要請郭師傅吃飯的事情,便讓劉會計和黃保管員一起去隔壁糧管所辦公樓結賬,再請劉師傅帶著大家回生產隊。

這時候就不用講究隊形了,社員們將空空如也的籮筐堆積起來,放在板車上,再由壯勞力拉回去。

倒空的麻袋也要帶回生產隊。

這些麻袋都是公社發下來用於預防水患的,如果發生管湧、水位過高等險情,就要用這些麻袋裝土填到河堤上,現在不過是被臨時征用,甚至連被檢驗時紮破的洞也要補好。

臨時利用一下,倒是替生產隊省了不少麻袋錢。

三百多人出來,回去的時候卻少了一半。大家平時難得來一趟公社,剛剛又經曆了忙碌的雙搶,這時候自然要在公社裡逛一逛,哪怕什麼都不買,也當是個消遣。

等所有人都散去,這裡隻剩下安全、楊隊長和陳凡,等著郭師傅忙完之後,和他一起去吃飯聊天。

而郭師傅除了給盧家灣6隊和白浪湖6隊檢驗,又給後來的兩個生產小隊檢驗完,忙到差不多11點半,才收好東西走過來,“久等了,可以走了。”

楊隊長自然表示沒事,殷勤地請郭師傅先行,不一會兒便到了國營飯店。

到了這裡,陳凡就跟回了家似的。

雖然他隻來過兩回,卻跟這裡的服務員和大廚朱浩混得爛熟,進門就熟稔地打招呼,還到後廚轉了一圈。

郭師傅見陳凡如此交友廣泛,臉上的笑容不禁更盛三分,姿態也放低了不少。

吃飯的時候,他一邊喝酒,一邊給陳凡大講特講南湖糧管所成立以來,遇到過的各種典型事跡。

本來陳凡還隻是為了任務而應付一下,等聽到他說的那些故事,不禁來了興趣,跑到對麵新華書店買了一隻筆和一個筆記本,將郭師傅講的故事一一記下。

郭師傅見陳凡如此認真,也不由得暗暗點頭,談興愈發高漲。

這一頓飯直接從11點半吃到下午兩點,要不是郭師傅還記得下午還有小隊過來交糧,恐怕他能在這裡聊一下午。

散場之後,郭師傅急匆匆地往糧管所趕去,陳凡三人則在後麵慢悠悠地走著。

看著大街上其他小隊返回的運量隊,陳凡笑著說道,“任務完成,隊長你總該放心了吧。”

楊隊長連連點頭,“嗯嗯,放心了、放心了。”

他兩手叉腰,顯得格外意氣風發,“我領隊交糧食也有不少年了,還是頭一回這麼順利。”

說著拍拍陳凡的肩膀,笑道,“多虧了有你啊!”

陳凡笑著搖搖頭,“還是咱們生產隊今年的糧食質量好,要不然我就是說破天,郭師傅也不敢輕易抬級。”

今天絕對是郭師傅送了個人情,後來檢驗其他生產隊的時候,陳凡也看了,就沒有一個說全部都是一等糧的,最少也有兩三成的二等糧。

不管是慣例,還是實際情況,就和語文考試沒有人能得100分一樣,糧管所也不會給任何一個生產隊定百分之百的一等糧!

全部都定一等糧,你們就這麼有能耐啊?!

所以這份人情,楊隊長看得清清楚楚,在他心裡,自然要給陳凡也記上一功,甚至可以說是最大的功臣。

而且除了6隊,今年盧家灣其他小隊過檢應該也會順利許多。

不看僧麵看佛麵嘛,誰不知道陳老師是盧家灣大隊的統籌工,既然已經賣了麵子,高抬貴手給其他小隊開點便利,也是應有之義。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