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分糧(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10624 字 10個月前

劉丹滿臉呆滯,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乾什麼?

薑麗麗也忍不住了,嗔怪地說道,“剛才我又沒說話。”

陳凡頭也不回地說道,“這是培養你們的集體精神。”

薑麗麗當即啞口無言。

黃鶯三人滿臉同情地看了她一眼,心虛地縮著脖子不敢吱聲。

薑麗麗卻噗呲一下笑出聲來。

陳凡走在前麵,聽到後麵笑成一片,也忍不住嘴角上翹。

……

平時在村裡走路,各家各戶都會有人,區彆隻是人多人少而已,而今天一路走到前麵,卻一個人都沒有碰到。

直到走到牲口棚旁邊的場坪上,陳凡才知道,原來是全村人都到這裡來了。

偌大的場坪上,幾百人黑壓壓地擠成一團,三五成群地高談闊論。

還不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三五成群,而是老人找老人、男人找男人、女人找女人、年輕人找年輕人。

一個個都滿麵紅光,大聲說著各種各樣的話題。

什麼7隊的某某和10隊的誰誰誰互相看上了,估計過年的時候就要結婚;小水塔今天可能就要封頂,什麼時候能夠用上自來水;8隊的劉瘸子聊發少年狂,50多歲的人了,竟然還想托媒人說親;本隊的三個女生都和陳老師住同一個屋簷下,應該能贏過5隊那個小丫頭吧?

吃瓜吃到了自己,陳凡臉色當即就黑了下來,背著雙手往前闖,一路堪比開水壺,所有人迅速讓路。

黃鶯幾人紅著臉跟在後頭,和相熟的人點頭致意,腳步卻一點都不慢。

穿過人群走到裡麵,劉會計和黃保管員正在做最後的清點,楊隊長則在一旁對賬。

他們看見陳凡過來,也隻是點了點頭,又專注手上的工作。

人家在做正事,陳凡自然也不好打擾,便在一旁乖乖等著,同時用淩厲的眼神掃視四周,希望能給他們一點心理壓力,讓他們知道不能隨便八卦。

然後收到一片友善的笑容和目光。

出了點差錯,陳凡很心塞。

不一會兒,楊隊長打了個手勢,旁邊劉師傅立刻敲響銅鑼,隨著一聲鑼響,現場立馬安靜下來。

劉會計上前兩步,捧著厚厚賬冊,一邊看一邊說道,“都安靜一下啊,我跟大家通報一下今年早稻的收獲情況,還有口糧分配。我們盧家灣6隊,共有水田350畝,總收入早稻是232579斤,……”

哪怕社員們早就知道大概數字,這時候也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劉會計轉頭看了一眼劉師傅,“叔爺。”

劉師傅當即敲了一下鑼,現場立刻安靜下來。

劉會計繼續說道,“其中70畝種的是雜交水稻,收獲63009斤。”

大家聽到這個數字,又想說話,卻都硬生生忍住。

劉會計抬起頭看了一眼,嘴角浮現一抹微笑,加快念的速度,“交公糧是23030斤,購糧45500斤,不過購糧收回4325.29元,這筆賬先不發,等年底統一結算。

剩下的164049斤,上交提留12000斤,還剩152049斤。按照人七勞三的原則,口糧部分就是106434.3斤,我們隊裡總共是343個人,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的口糧是310斤3兩。”

說到這裡,他將賬本合上,仰起頭大聲說道,“現在,讓黃保管員主持發放口糧,全部排好隊,每戶派一個人過來領。”

話音剛落,他便乾咳一聲,看向陳凡,“知青戶,5個人,陳老師,你來領吧。”

陳凡有點懵,“不是,知青戶不是隻有薑麗麗嗎?”

劉會計笑著說道,“你落戶口的時候,就暫時落在知青點,到現在你都沒有去找隊長變更,所以算是知青戶的人,黃鶯、楊菊、劉丹她們呢,目前都在知青院子裡麵住,雖然沒有變更戶口,也算知青戶的人,乾脆你就一起領了算了。”

這話一出,人群中頓時傳來陣陣輕笑聲,卻又很快平息。

陳凡則滿臉無語。

得嘞,領就領吧。

他便向黃保管員走過去。

黃保管員看著他笑道,“你們院子裡有5個人,可以領稻穀1551.5斤,另外呢,昨天楊隊長也說了,隻要你能幫我們完成交糧任務,就獎勵你一袋苞穀。

本來我們隻是想順利交糧,沒想到全部都被定為一等糧,所以經過小隊領導討論,決定追加獎勵,多給你一袋苞穀。”

小隊領導討論?

還不就是你們三個!

陳凡嘴角微抽,“都是苞穀有點乾,能換一袋紅薯麼?”

黃保管員甚至都不用請示楊隊長,當即拍板同意,“麼有問題,那就一袋苞穀加一袋紅薯。”

紅薯比苞穀便宜多了,能省一點是一點嘛!

楊隊長自然也是樂哈哈,指揮幾個民兵將陳凡的口糧和獎勵搬過來,還指派了一個人,“幫陳老師送回去。”

那人一邊將袋子搬上板車,一邊笑道,“放心,隻要陳老師同意,我能幫他把穀舂成米。”

周圍頓時傳來一陣嘻嘻哈哈的聲音。

陳凡卻笑著說道,“好意心領,舂米就不用了,我那裡還有好大兩袋米沒吃完,等吃完米再說。”

這時一個不知名的婦女大聲喊道,“陳老師,這個是新米,不一樣的呢。”

然後一個個的跟陳凡普及新米比陳米好吃多了。

陳凡自然知道新米和陳米不一樣,哪怕這個陳米隻是去年的稻穀,並不算多陳,終究還是有些心動。

他想了想問道,“咱們是怎麼舂米的?”

關於舂米這件事,他確實不怎麼熟。來這裡大半年了,吃的米一直都是彆人送的,稻穀則存到了大隊部倉庫裡,到今天為止,他還沒舂過米呢。

結果黃保管員開始趕人了,對著那個民兵揮著手說道,“幫陳老師拉回去,順便給陳老師講講是怎麼舂米的。”

聽到這話,周圍又是一陣爆笑。

陳凡垮著臉,得,自己恐怕要成笑料了。

不過這種善意的笑話,他也不在意,等那人拉著板車離開,他當即跟在後麵,還虛心請教,“那麼生產隊是怎麼舂米的呢?”

附近的人看見他這個樣子,僅有的一點玩笑心理都瞬間消失,紛紛對身邊的人感慨地說道,“難怪陳老師年紀不大,本事卻這麼高,他是真的不怕笑話,隻顧學問呐!”

陳凡不管周圍的人,等著那人的回答。

黃鶯卻快步跑上前,湊到他身邊,主動解釋道,“我小時候舂米,是用石碓來舂,就是把稻穀放在石碓裡麵,然後有個杠杆木樁,可以用腳踩著,一點點的砸,那時候大家都是這麼舂米的。

後來公社給生產隊發了好幾樣機器,榨油機、軋棉機、打穀機都是那時候發的,同時還有一台碾米機,有了碾米機以後,大家就輪流著去10隊碾米,再也不用一點點地人工舂米了。”

陳凡聽了微微點頭,頓了兩秒,他轉身看向楊菊,輕聲說道,“小菊,給你布置一道作業。”

楊菊不假思索地跑上前,“你說。”

陳凡正色說道,“在我二樓的書房裡,有不少機械類的專業書,你可以隨便看,不過在今年之內,也就是12月31號之前,你要給我畫一份碾米機的設計圖出來。”

楊菊頓時愣住,“啊?”

(本章完)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