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樹寶拍拍巴掌,苦著臉說道,“可是剛才人家趙經理也說了,縣城的各個大單位,幾乎都跟菜市場簽了協議,有菜市場給他們供貨,誰會買咱們的?”
陳凡聳聳肩,“試一試嘛,萬一有呢。”
安全眉頭微皺,問道,“那要是試過了,還是沒有呢?”
陳凡打了個響指,笑道,“縣城沒有,我們就去地委,彆的不敢說,在地委衛生係統我還是有幾分麵子,尤其是雲湖幾家醫院,每家醫院除了自己的幾百名醫護人員,另外還有上千名病人和陪床的家屬,病人最需要補充營養,他們也舍得花錢。就算地委菜市場的供應量再充足,隻要需求量夠大,無論如何,我們總能賣出去一些吧!”
雖然他也收了衛生處的禮物,算是了結了人情,卻還有“交情”在,這點麵子他覺得還是能掙回來。
聽到他的話,葉樹寶臉色立刻陰轉晴,嘴角往兩邊咧開,哈哈笑道,“對啊,我怎麼忘了還有地委醫院。”
張文良在一旁也眉飛色舞,“真彆說,就以小陳和地委幾家醫院領導的關係,賣他們幾隻鴨子肯定不成問題。”
張覺民也笑道,“哎呀,你怎麼不早說呢,看把我給急的。”
頓了一下,又說道,“那咱們可以直接去地委啊,何必到縣裡碰壁?”
陳凡抿著嘴搖搖頭,“這就是我說還要投錢的地方。從盧家灣過來,每天還有兩趟公車,可是去地委,就要從縣裡轉車,咱們跟縣城和地委的司機又不熟,人家能允許咱們把雞鴨鵝拉上車、或者放在車頂上弄臟?”
他看了看幾人,正色說道,“我的想法是,最好是能在縣城找到幾個大客戶,先賺一筆錢,然後再用這筆錢,建一個熟食作坊,到時候就可以走水路、直接給地委供應熟食。”
葉樹寶頓時睜大眼睛,“熟食作坊?”
安全則若有所思,“走水路?”
陳凡看了看兩人,說道,“南湖公社的菜市場裡就沒有賣熟食的,隻有國營飯店裡麵有。剛才吃飯的時候,我也問過趙經理,縣裡的菜市場也沒有賣熟食的攤位,同樣要去國營飯店買,這就說明這是一個空白市場。
剛才我也說過,如果直接賣活禽,不一定能賣得出去,可是如果我們在菜市場裡賣熟食,對外平價銷售,不僅能賺更多錢,最重要的是能與菜市場公司的活禽攤位錯開,不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同時也能打開一部分市場。”
安全頓時恍然大悟,“所以你要先賣出去一批活禽,才有錢去搞熟食作坊。”
“嗯。”
陳凡點頭笑道,“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條腿走路,一邊給單位客戶送貨,一邊自己製作熟食售賣,這樣穩打穩紮,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打開市場。
但是如果縣裡確實賣不出去,也沒關係。
我剛才也考慮過了,我們可以先去南湖水運公司賒個舊的小型掛槳機回來,柴油機就用抽水的那台,把生產隊的木船改造一下,做成快艇,走水路往地委直接賣活禽。
從水路到地委碼頭,大概是50公裡左右的河道,如果劃槳過去,要一整個晚上,可是開快艇,估計一兩個小時就能到,而且裝貨也更多。
隻不過買掛槳機要錢、燒柴油也需要更高的成本,還有木船也需要改裝,活禽又沒有熟食好運輸,所以才作為第二選擇。”
聽到這裡,四個人都明白了陳凡的意思。
先想辦法賣活禽,賺到錢之後,一方麵改裝木船,另一方麵建熟食作坊,這樣就能避開活禽市場,打開一條銷路。
至於說熟食好不好賣,那就要看做出來的東西好不好吃。以陳凡的廚藝,還用擔心這點嗎?
葉樹寶這時候憂心儘散,兩手緊握哈哈笑道,“走一步算三步,這條路不通,馬上就有下一條,不愧是陳老師啊。”
安全也跟著哈哈笑了幾聲,等笑聲停歇,他才說道,“最後一個問題。”
陳凡轉頭看著他,“做什麼熟食?”
安全點著頭笑道,“我肯定相信你的手藝,就是好奇。”
陳凡聳聳肩,“烤鴨、鹵鴨、鴨脖子、鴨雜、燒鵝、鹵鵝、鵝肝、醬油雞、燒雞、荷葉雞、雞雜,雞鴨鵝能做的熟食多了去。
而且這個又不是工業品,咱們自己做好了拉出去賣,也符合生產隊發展副業的政策,所以做這個絕對沒問題。
至於價格方麵,我們可以參考國營飯店的定價,隻不過熟食肯定沒有大師傅做出來的菜肴‘精致’,那麼稍微便宜一點點,主管部門應該也會同意吧。”
安全連連點頭,“同意,必須得同意,隻要比活禽貴一點就行,畢竟是熟食嘛,不能和活禽賣一個價,至於比飯店裡的便宜,隻要理由充足、合情合理,物價部門也會適當通融,這個肯定沒問題。”
張文良在一旁搓著手,對著陳凡笑道,“哎呀,聽你說可以做成這麼多熟食,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然後看看其他人,“那就開始唄,抓緊時間賺本錢,先賣出去一批,趕緊把運輸船和熟食作坊搞出來啊!”
葉樹寶這時也精神抖擻,大手一揮,“走起。”
心裡有了底,做起事來氣勢都不一樣。
接下來兩三天,葉樹寶仿佛回到三年前,公社各個單位求著他買雞鴨鵝的那段時間,頭上的草帽像禮帽、身上的汗衫堪比襯衫、腳上的布鞋也穿成了皮鞋,似乎走路都帶著風。
從早到晚穿梭在縣裡的各個單位之間,與他們的領導高談闊論,暢談雞鴨鵝合作的美好前景。
我們有肉、你們有錢,我們供應肉,你們多吃肉,多好!
雖然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句,但是經過一番辛苦奔波,跑完27家大大小小的單位之後,終究還是談妥了15家大客戶。
其中就有縣衛生局、縣衛生學校、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等衛生係統的7家單位。
所以陳老師在衛生係統的麵子還是很足的,這不,哪怕從來沒見過本人,這第一次見麵,人家就號召所有單位都給食堂加兩道菜。
從今往後,整個衛生係統每天向盧家灣生產隊訂購200隻鴨、30隻鵝,一下子解決了一大半的銷量。
剩下的8家單位中,縣建築公司和農業和畜牧局兩家單位訂購的數量,加起來又占了剩下的一半。
縣建築公司不用說,本來就有邱師傅和馬師傅做內應,在陳凡拿出第一稿《鋼鐵“水壩”》的之後,建築公司總經理親自出馬作陪,先是一口氣下了200隻鴨子、50隻鵝的大訂單,之後又與盧家灣簽訂每天30隻鴨、10隻鵝的供貨合同,並大筆一揮,先付半個月的貨款,直接解決了盧家灣缺錢的燃眉之急。
一隻鴨平均1塊2,一隻鵝平均7塊5,單單這一筆,鴨子就賣了780塊,鵝1500塊。
荷包一下子鼓起來的葉樹寶,整整笑了三天,硬是沒合攏嘴。
另一個畜牧局肯這麼大方,還是與陳凡有關。
彆忘了,陳凡如今唯一一張正兒八經的證書,就是“鄉村獸醫資格證”,而且當初他在公社獸醫站學習的時候,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問題,畜牧局將這些問題歸納彙總,上報給了地委畜牧處,受到了上級的公開表揚。
而且養殖業本來就在畜牧局的管轄範疇之內,現在下麵的生產隊找上門來,他們當然要表示表示。
於是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畜牧局便也與盧家灣達成長期供貨協議,隻是畜牧局人不多,而且基本分散在下麵各個公社,所以訂購的數量不算多,每天10隻鴨子、兩隻鵝,算是聊表心意。
剩下的6個單位,才是真正“不記仇、給麵子”的好客戶,隻是他們表示初期合作,一下子不好買太多,和畜牧局一樣,各家隻預定了每天10隻鴨、兩隻鵝,先看看情況,要是職工們反應還可以,再追加數量。
當然,沒說出來的話,自然是如果反應不好,那就取消算了。
這一次來縣裡,總共3天時間,共完成一筆大單200隻鴨子、50隻鵝,其他日常供貨單,合計每天300隻鴨、54隻鵝。
雖然比預期低了不少,不過盧家灣的養殖大業,終於向市場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