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分頭行事(求月票)(2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9461 字 10個月前

屋子裡頓時笑聲一片。

可是麵上在笑,每個人心底卻都還有一絲陰霾,心裡想著,什麼時候咱農民可以不求人呢?

笑聲過後,楊書記敲敲煙杆,將煙灰磕掉,同時看向葉樹寶,“小陳去了地委報名,那小安呢?他到水運公司乾什麼去了?”

葉樹寶立刻說道,“去買掛槳機啊,這種跟人、跟單位打交道的事他最擅長,讓他出馬咱們也放心。”

楊書記恍然點點頭,“對對,掛槳機,這確實是個大事。現在給縣城送貨,一天兩架馬車就夠了,要是以後熟食作坊開工,送的貨物更多,就要增加馬車數量。如果小陳再打開了地委的市場,單靠馬車就不能往地委送貨,還是用快船更方便。”

這時張隊長想了想說道,“老楊,咱們大隊漁船倒是不少,可都是‘小劃子’,裝載量也就比板車稍微多一點,如果用現有的船裝掛槳機,怕是不劃算呐。”

所謂的小劃子,就是最小的一種漁船,也就比腰子船大一些。除開船頭和船尾,中間隻有兩個半平米的小魚艙,哪怕再怎麼堆積,裝載量也多不到哪裡去。

何況掛槳機隻能裝在船尾,如果貨物堆太高,駕船的人就看不見前麵,所以論裝載量,比馬車多不了多少,頂多就是半倍到一倍的差距。

楊書記轉頭看向他,“這確實是個問題,你有什麼想法?”

張隊長笑了笑,“還能有什麼想法,船小了,就造大船唄。”

肖烈文在一旁點點頭,“造船沒問題,又不是造大火輪,這東西隨便哪個老木匠都會,我們隊裡會造船的少說也有十幾個,把他們都叫回來,一起動工,造一艘大木船不就完了。”

張隊長接著他的話說道,“雖然今年工程比較多,小陳建房消耗了一批,建小水塔又消耗了一批,但是把各個小隊的木材湊一湊,弄一艘大船的木材應該沒問題。”

砍伐的原木不能直接使用,要經過晾乾、除蟲等多道工序,才能得到可以使用的木材。

所以盧家灣的各個小隊,每年都會砍伐一定數量的木材,經過處理之後再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尤其是打算建新房子的人家,會提前兩年左右開始準備木材,因此隊裡一直不缺木材用。

隻是今年隊裡用木材的地方比較多,已經消耗了不少,否則的話,張隊長都不用提這一茬,直接在全隊範圍征用木材,彆說一艘大木船,三五艘都沒問題!

……

那邊在熱火朝天地討論,這邊陳凡也下了汽車,站在雲湖市區的街頭。

他上身穿著上次來雲湖買的襯衫,下身穿著上次來雲湖買的西褲,腳上穿著上次來雲湖買的皮鞋。

還好,背上的背包是自己做的,卻也是上次來雲湖背的那個。

掏出煙和打火機,點燃一支放在嘴裡。

這是他第一次隻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抽煙,淡淡的煙霧緩緩往上飄,又被風吹散,陳凡看著消散的煙霧,還是沒想明白一個問題。

江南大學函授點在哪裡來著?

一支煙抽完,他還是沒想明白,便決定去問人。

將煙頭丟進旁邊的垃圾桶上麵的煙灰缸,左右看了看,便往人最多的地方走去。

等到了地方,才發現這裡竟然是一處西瓜攤?

前方不遠處,一輛小貨車停在路邊,幾個人站成一排,男女都有,每個人隔了三四米,一直延伸到差不多有十米長的西瓜攤旁。

一個人從車上抱起一隻大西瓜,就跟投籃似的,往下一個傳去,那人也跟接籃球一樣,伸手便將西瓜接在手裡,然後雙手抱瓜,轉身再次傳球……不是,傳瓜。

如此經過5個人的手,最後麵那個女生穩穩當當將西瓜放在攤位上,轉身等著下一個。

西瓜攤位旁,圍了有五六十個人。

有的人稱完瓜、付了錢便放在自己帶的袋子或籃子裡拎走,少的買一兩個瓜,豪氣的竟然用蛇皮袋裝,一買七八個,放在自行車後座上綁緊拉走。

有的則直接買切好的西瓜片,現場吃瓜。

賣瓜人手腳麻利,一邊切瓜一邊收錢,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

買了瓜的人也不是隨便亂吃亂吐,而是走到旁邊一隻大鐵皮櫃旁,這個鐵皮櫃就是專門裝西瓜的垃圾桶,四周空洞洞、中間有一個高高凸起的平台。

許多人圍著櫃子站成一圈,滴落的西瓜汁和吐出的西瓜籽,都落進鐵皮櫃外圍的空洞裡。中間的平台上擺著幾塊西瓜,那是買瓜人放在上麵,等著繼續吃的。

(瓜籽瓜皮回收箱)

陳凡看了一會兒,便弄明白買瓜、吃瓜的流程,隨即上前問道,“師傅,這瓜怎麼賣?”

切瓜的人頭也不回,“8分錢一斤,1毛錢一嘴。”

一嘴就是切好的一片,連皮帶肉大約也是一斤的樣子,嘴大的人確實可以一口吃完。

陳凡當即掏出一角錢買了一塊,也走到那個西瓜桶旁邊站著吃。一張大嘴下去,呼嚕嚕從右到左,三兩口咽下,吐出一嘴西瓜籽,再呼嚕嚕從左到右,一塊西瓜就沒了。

抬手抹了把嘴,感覺這瓜沒有後來的好吃。

這個後來不是新千年以後,而是80、90年代,那時候的瓜真是又大又甜又起沙,吃在嘴裡能明顯感覺到顆粒在嘴裡亂蹦,而且清爽甜口,百吃不膩。

新世紀的瓜甜倒是甜,可惜總感覺沒有什麼西瓜味。

而現在的瓜,甜度不夠,也不夠起沙。

不過也算不錯了,至少比其他水果甜,而且西瓜味很濃,同樣很爽口。

回味了一下,陳凡又買了一塊吃掉。

隨後擦乾淨嘴,在旁邊一個泡著幾個西瓜的水盆裡洗了洗手,把水搓乾,走到賣瓜人的麵前,掏出一支煙遞過去,問道,“師傅,跟您打聽個事。”

賣瓜人看了他一眼,暫停切瓜,接過煙看了看,發現是牡丹,才將煙夾在耳朵上,笑著說道,“什麼事?”

陳凡問道,“就是江南大學在咱們雲湖有個函授點,您知道在哪兒嗎?”

賣瓜人愣了愣,“喲,江南大學在雲湖還有函授點呐?不知道哇。”

陳凡嘴角微抽,得咧,浪費一支煙。

他舉手揮了揮,“哦,那沒事了,謝謝啊。”

賣瓜人笑了笑,感覺白混一支煙有點不厚道,便指著一個方向,笑著說道,“你到前麵去坐公交,到‘教育處’站下,去那裡問問,他們肯定知道。”

陳凡眼睛一亮,對啊,這事兒肯定得去問教育處,哪能隨便問個人都知道呢?

跟賣瓜人道過謝,陳凡抖了抖背包便往前走。

不一會兒到了公交站,站在站牌下看站點,還沒看到教育處,倒是看見另一個地名。

思考了兩秒鐘,正好看見前方一輛公交車慢慢開過來,陳凡不假思索地便上了車。

嗯,現在還不到中午,先找個地方吃飯,下午再去報名也不遲。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