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有個建議(1 / 2)

穿在1977 狸貓換銀子 6111 字 10個月前

雖然盧四爺趕人了,陳凡卻沒有馬上走。

正好這時候到了小水塔工作的時間,他先把剁豬食的大木盆清洗乾淨,將所有辣椒倒進去清洗乾淨,再一按一扯拔掉辣椒頭,下麵墊一塊砧板,然後手持雙刀,使出疾風刀法,劈裡啪啦一陣亂剁,不一會兒便將辣椒剁成辣椒泥。

拌鹽裝壇,又將水缸加滿水,一切搞定之後,才精神抖擻地背著背包離開。

沒辦法,那酒太帶勁了,估計今天晚上都睡不著覺。

乾脆練一晚上功?

……

回到大隊部,正好下午的廣播開始。

陳凡去廣播站看了一眼,張翠娥正在學習英語。

她捧著英語書、嘴裡念念有詞,連陳凡過來都沒發現。

陳凡聽了幾句,就忍不住皺眉,輕輕敲了敲桌子。

張翠娥猛地驚醒,轉頭看見是他,立刻站起來,臉上掛滿笑容,“老師。”

陳凡點點頭,先笑了笑,隨即指著英語課本,用標準的Received Pronunciation口音讀了一遍。

英語沒有標準的通用口音,因為人家講皿煮嘛,你要是規定用倫敦口音做普通話,那利物浦、威爾士、愛爾蘭地區的人會不高興的,不高興了就彆怪人家罵你,還不配合。

所以呢,既然推行不了,人家就乾脆沒有規定標準的普通話。

但是,作為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理所當然的,女王說的話就成了最“高貴”的口音,所有地區的人也以和女王說一樣的話為榮,於是這種口音就成了默認的普通話。

而Received Pronunciation,就是“女王腔”的意思,其實就是白金漢大酒店所在的牛津地區的口音。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學校的英語教育,無論是語法還是口音,教的就是這個牛津英語。

應該是到了新世紀以後,有些學校才改成教General Ameri,也就是美式英語。

和英國一樣,美國也沒有普通話,他們的常用口音包括南方口音、波士頓口音、加利福利亞口音和紐約口音這四種,其他亂七八糟的口音都算是方言。

其中General Ameri口音是美國電影、電視台、廣播、廣告等媒體中使用最廣泛的標準口音,而這種GA就是以加利福利亞口音為主發展起來的。

沒辦法,好萊塢在洛杉磯,而洛杉磯在加利福尼亞,於是這種口音也就得以發揚光大。

剛才張翠娥讀出來的,那毫無疑問就是漢語腔英語,不少同學當初都讀過,比如陰溝裡洗、來死狗、賣糕的、扛木昂、伐木累、好阿油、古德摸您……這些。

她現在剛開始學英語,是最容易糾偏的時候,陳凡自然要給她糾正過來。

聽到陳凡給自己示範,張翠娥小臉頓時通紅,不過她二話不說,立刻跟著小聲朗讀。

陳凡念一段,她就跟著讀一段。

單獨處在教學光環的籠罩下,張翠娥感覺自己似乎得到了升華,整個人都通透無比,跟著老師學一遍就記住了七七八八,等老師再教第二遍,整篇課文都會背了,其中包含的單詞自然牢牢掌握了正確的發音。

等她讀完之後,陳凡便說道,“你今天先背下這篇課文,反複的去背,並且要能默寫出來,以後我每天教你讀一篇短文,你都要背下來。

學英語和學語文一樣,既要學文字,也要學發音,而且發音要標準,明白了嗎。”

張翠娥紅著臉點點頭,“我記住了。”

陳凡笑了笑,“行,你繼續學。”

隨即走了出去。

……

到了前院,陳凡發現楊書記和張隊長都回來了,當即走進去問道,“剛才是去修理廠了吧,怎麼樣?汪師傅怎麼說?”

楊書記喝了口水,咧著嘴笑道,“去了,拉著汪師傅一起去的,他說那條船上的木頭保存完好,如果拆掉了重新打造,有很大的希望能造出一艘22米到25米的大木船。

另外兩隻掛槳機也拉回來了,就在倉庫裡放著,隨時可以去拿來用。”

“行,等一下我就去拿來改裝。”

陳凡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伸手接過張隊長扔來的煙,笑道,“那條木船他們要賣多少錢?”

張隊長在一旁比劃了一個手勢,陳凡微微一愣,“2000?這麼貴?”

楊書記搖搖頭,苦笑著說道,“不算貴了,單單那些木頭最少都要1200塊,這還是舊木價格,如果按照現在36塊錢一方的上等木材價格計算,單單木頭錢都不止這2000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