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兩人交談甚歡之時,農學院的學生們也在一旁議論紛紛:
“啊,我們趙院長說的沒錯,這都是仰仗皇上的英明領導,才有了今日百姓豐衣足食的局麵。”
“是啊,陛下一手創立我農學院,我們才有機會係統學習農業科學知識。這對推動農業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啊。”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看望父母,發現家鄉村民都過上好日子了。這些年來農業技術進步太快,產量提高了好幾倍呢。”
“不但豐收解決了溫飽,還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陛下的遠見,真是超乎尋常啊!”
“咱們農學院的人才必須努力回報社會,讓國家更加鼎盛富強!”
一個穿藍色學士袍的學生激動地說道:“我家就在河南一帶,自從我把院裡學到的雜交稻種子帶回去試種,畝產竟然提高了三成有餘!我老爹激動了好久,誇我是個出息的好兒子,天天給我寄來家書叫我好好學習。”
旁邊一個穿黃色衣服的學生接口道:“是呀,家父也對我百般嘉許,說我將來一定會成為造福一方的大賢達。每次回家看到老鄉衣食豐富的樣子,我就感覺自己的努力更有意義了。”
“我也是!我把課上的化肥知識告訴家鄉的耕種戶,結果年產量至少提高了三分之一。現在村裡已經小康了,我爺爺奶奶天天笑臉相迎。”另一個頭戴方巾的學子說道。
眾學子的議論聲傳入楊儼的耳中,他不禁會心一笑,看來朕在農業科技上傾注的心血已經取得顯著成效,這讓朕備感欣慰。
這時,楊儼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於是他清了清嗓子,溫聲問道:“趙才,隋國農業已實現大豐收,那麼糧食儲備計劃如何安排?”
趙才連忙回答道:“陛下英明,臣正想向您稟報這個事宜。我們已經在討論全國範圍內建立了一定的糧食儲備係統,但規模和數量還有待商榷。如果陛下讚同,我院可以著手規劃善全國性的糧食儲備體係,以防備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保障糧食安全。”
楊儼聽罷,十分讚許地說道:“朕正有此意。糧食儲備關係國計民生,你提出的建議非常到位。朕即刻批準農學院積極規劃,爭取在短時間內使儲備係統全麵完善!”
趙才再次頂禮領命,內心激動不已。
隋朝的農業已初步實現現代化,而他也將儘自己的全力,讓老百姓永遠衣食豐足。
楊儼滿意地離開農學院,他相信在賢臣們的努力下,隋朝的農業必將蒸蒸日上,老百姓也將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這正是他當初勵精圖治的目的,現在終於初見成效,楊儼感到無比欣慰和鼓舞。
大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當楊儼回到宮中,心情異常舒暢。
他坐在禦座上,回想著今天在農學院所見所聞,不禁感慨萬千。
這時,妃子張紅拂端著熱茶上前,柔聲問道:“陛下今日心情大好的樣子,是否農學院的事有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