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因為製造過了不少的機械,所以他立刻就明白了楊儼的意思。
他比其他的任何人都明白,傳統的生產工業和現在的不同。
傳統的大部分的生產,基本上都是師徒製甚至是小作坊製。
他們大部分都集中在一塊,基本上每個人都相當的清楚生產流程,而且他們也需要負責許多環節。
在這個過程當中,自然生產的規模沒有辦法擴大。
但是按照楊儼所說,如果他們能夠製作出工廠,並且通過一些機械來對工廠的東西進行操作的話,那麼每個人所需要負責的工作就非常簡單了。
就像他們的打鐵過程當中,可以選擇一批人先進行煤礦的投入,然後與那些碳進行混合。
後期再進行打鐵和冶煉的過程當中,每個步驟都安排不同的人來進行專門的工作。
這個人他不需要了解整個生產環境和環節到底是怎麼安排的,他隻需要知道自己的工作應該如何去做?
至於後麵的工作,交給後麵的一個環節。
這樣每個人隻需要單獨了解自己的工程,並且將自己的工作做好,那麼其他的事情就不需要考慮太多。
這樣合理化的進行分配,也可以使得生產效率達到最高。
楊儼點點頭,抬頭看著王江。
“另外還有一點,我知道你已經幫著農科院那邊生產出了烘乾機,他們使用你的機器對那些煙草業進行烘乾,大的增高了效率。”
說完,楊儼笑眯眯看著王江。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按照他們的生產流程,先進行烘乾,然後再專門進行反複的打濕和去除雜質,最後在進行相應的釀製,如果這個過程都有機器參與的話,那麼人力是不會減少許多?”
王江聽到此話,隻覺得自己的腦子像是被人給重錘砸了一下一般,他呆愣愣的站在原地,半晌都沒緩過神來。
楊儼看著他這副模樣,笑著把自己的話說完。
“如果說我們的每個環節的一些重複性的操作,都可以使用機器來進行完成。”
他說著,指了指王江。
“想必你應該知道,在你們練造鐵的過程當中,需要進行反複的捶打,這樣可以把其中的雜質給砸出來。但是相對同樣的,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他們的胳膊會承受極大的壓力。”
楊儼點點頭,他當然也清楚這一點。
所以這也是他們之前在冶煉鐵的時候,最後大部分轉移到了生鐵的原因。
也是因為如果練到純鐵的話,中間需要敲打的過程和流程實在是很多,部分的鐵匠承受不住。
楊儼笑眯眯看著王江。
“那你想,如果你們可以像製作烘乾機一樣,製作出一個專門負責捶打的機器。”
他用手比劃了一下,嘗試著做出推鐵塊的動作。
“你們隻需要派專人,把煉製出來的那些鐵液倒入到專門的容器當中,就會有重錘在機械裝置的作用之下,狠狠的對這些進行捶打,那麼是不是減少了許多的人力?”
王江聽到這裡臉皮都在抽搐。
他忽然一聲雙腿一軟,直接跪倒在了地上。